西江都市报记者 邓发浩 真正热爱的一项兴趣,值得用一生去追求。在日前结束的梧州市首届射击锦标赛中,女选手李菲以5发子弹40环的成绩,击败一众男将摘得冠军。李菲上一次参加的射击比赛是2008年的梧州市第十届运动会。十年时间过去了,李菲对于射击运动的热情从未减退。 
李菲(中)在首届梧州市射击锦标赛中夺冠。 (梧州市射击射箭协会供图) 军训之时显露天资 今年29岁的李菲目前从事汽车市场运营工作。 在2002年的一次进营军训活动中,13岁的李菲与其他同学一起体验实弹射击项目,她的平衡性与稳定性在同学中显得尤为突出,立即受到当时指导教练的关注。李菲在首次接触射击后就热爱上这种运动,加上教练不断劝导,成为一名射击运动员的想法在她心中悄悄萌芽。 李菲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她很快就开始接受专业的射击训练。当时的李菲在梧州三中就读初中,每天中午放学后需步行至位于白云路的游泳跳水射击训练馆进行训练。即使李菲升学至梧州二中,她仍每天进行训练,坚持了6年。 人们刚接触射击可能觉得刺激与新奇,但射击训练却枯燥得多。李菲当时要接受跪射、站射、卧射等项目的训练,有时候为了练习动作的稳定性,需要两个多小时保持跪姿不动,十分考验体能与耐性,李菲也因此锻炼出冷静沉稳的性格。 “皮衣、皮裤、皮鞋,再加上手套和棉衣,在冬天你可能会觉得很温暖,但在夏天你会感到十分煎熬。”谈起射击训练,李菲说最让她感到辛苦的是射击的标准服装,“射击服就如一个支架,运动员需要熟悉在支架上射击,才能保持稳定性与准确性”。 刻苦训练,加上拥有良好天资,李菲刚参加训练不久,便于2003年代表梧州市射击队在桂林举办的一场两广地市射击赛中取得跪射项目的第二名,随后也在众多区级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受到自治区射击队教练员的青睐,得到前往南宁接受训练的机会。 重新执枪状态神勇 2007年,李菲到南宁接受职业射击训练。与在梧州时的每天中午训练相比,南宁全天候的高强度训练让她感觉吃不消,职业化的训练也让李菲对射击的感情“变了味”。 李菲很快就决定返回梧州,做一名纯粹的射击爱好者。当时正值高中学业繁重之时,李菲在2008年梧州市第十届运动会的射击比赛中夺冠后便决定退役,即使当时再次有自治区的射击教练特地前来邀请集训,也没有动摇她的想法。 虽然坚定地选择退役,但李菲心中还是对射击十分不舍,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训练场馆,静静地怀念训练生活。由于射击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运动,此前梧州的射击运动发展较为缓慢,退役后的李菲一直未有机会重新执枪。 今年1月,李菲得知梧州将举办首届射击锦标赛的消息,埋藏在她心中的射击热情再度爆发,于是立即报名参赛。来到久别重逢的场地,触摸曾经并肩作战的步枪,李菲心中并没有别人想象中的激动,更多的是怀念。李菲说:“射击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冷静,沉稳理智有助于解决遇到的问题。” 谈及目前梧州射击运动的发展,李菲感到欣慰:“以前梧州参加射击运动的只有几十人,而这次锦标赛的参赛者就有近百人,梧州市射击射箭协会还有三百多名会员。”她说,如果这项运动能蓬勃发展起来,不仅有利于提升梧州射击运动的整体水平,也能让市民的运动方式更具多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