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去年12月1日,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贵州籍农民工许某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法律援助案件,中心工作人员和律师及时与包工头、用工单位沟通协调,在一个星期内,许某和用人单位达成和解,一次性拿到了3万元工资。 上述例子是梧州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维权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梧州市通过织密维权网络、构建法律援助服务圈、探索法律援助异地协助机制等,助力农民工维权。去年,梧州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为1012名农民工成功讨薪1175.01万元。 在维权网络方面,目前全市已有法律援助中心8家,法律援助工作站155个,行政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系点1000个,构建了“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同时,全市8家法律援助机构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热线,去年共接待来电咨询1855人(次)。 为了帮助农民工异地维权,梧州市司法局和肇庆市司法局、云浮市司法局签订《广西梧州广东肇庆法律援助异地协作交流协议》、《广西梧州广东云浮法律援助异地协作交流协议》,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交流机制,为两广经济困难群众提供便捷、优质和高效的法律援助。去年9月1日,岑溪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来自广西多个地市以及四川省的258名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为这些农民工挽回了被岑溪市某陶瓷有限公司拖欠的74.3922万元工资。去年全年,岑溪市法律援助中心共为32名广东籍、14名贵州籍和78名四川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 此外,梧州市还在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内受理制,做到“当即接待、当即受理”。 (韦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