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磨难,你不要放弃自己,要鼓起勇气和坚强的信念去面对……如果说犯错是成长付出的代价,那么改错就是成熟的过程。”这是藤县法院青年法官张焕杰写给未成年被告人的信件片段。
2月8日是农历“小年”,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忙完一天的庭审后,张焕杰的心既牵挂着远在河南新乡的父母,也惦记着案中的几位未成年被告人。她在公寓里简单吃过饭后,匆匆返回办公室打开电脑,梳理涉案少年的家庭访谈笔记,构思“法官寄语”,争取尽快寄往少年犯管教所。 连日来,张焕杰负责审理一起主要由未成年人组成的团伙犯罪案。该团伙去年在藤县往贵港平南方向的二级公路上,多次持凶器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以收停车费的名义索取钱财。团伙的八名成员,有五名是未成年人。 “用亲和力和耐心,为失足少年打造温馨的港湾,这是梧州市法院系统近年来积极挽救失足少年的成功探索。”张焕杰说。她从去年起开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庭在审理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案件中,会在庭审前走访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社区等,多方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社会关系,然后联同被告人家长对其开展感化教育,其中“法官寄语”取得的效果最为明显。去年12月,藤县法院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处在青春期的他们都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怀的指正。”张焕杰说,将心比心让她更加用心地写好每一篇“法官寄语”。回顾去年审结的15件未成年人被告人犯罪案件,张焕杰发现九成以上的少年走上犯罪道路都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主要原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者父母离异、其中一方离世等。所以,“法官寄语”不同于冰冷的判决书,它是“法外之音”,能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也是贴心的成长寄语,鼓励失足少年树立信心认真改造。 “小年夜”里,张焕杰给几位少年写好信件后,挑选别致的信封一一装好。接下来的几天,她打算在本案庭审结束后逐一家访,与家长们坐下聊一聊日后的教育思路。 “我们会把案件制作成课件及宣传资料,定期到学校、村委、社区讲课,呼吁更多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从根源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张焕杰谈到新年打算时说。实习生 石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