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藤县塘步镇走出了不少年轻厨师,春节期间他们还在外乡打拼,给别人做团圆饭,自己却没法回家团圆
塘步镇“厨师村”的奋斗者
2018-02-16 10:22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赵洋

新春佳节,在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时,藤县塘步镇汗池村上百名年轻人显得与众不同:有的节前匆匆归来,与家人短暂团聚后又匆匆离去;有的已经数年春节无法回家团聚。

因为,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职业——厨师。为给顾客做好一顿顿团圆饭,他们在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

与孩子一起背井离乡

春节前,汗池村50岁的蔡海玲和她的儿子蒙火昌、蒙水养一起驾车返乡过年。

2月14日的午饭,母子配合默契。蔡海玲外出买菜,蒙火昌洗菜,蒙水养炒菜。不一会儿,蒜心炒回锅肉、上汤西洋菜、炒菜心便摆上了餐桌。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儿子争相为母亲夹菜。蔡海玲幸福地笑了,说:“能吃顿团圆饭,我已经很满足了。”

蔡海玲的四个儿女都在广东的酒楼食肆工作。大儿子蒙火昌是广州中华美食城得星楼酒家的厨师,二儿子蒙水养是佛山市鸿利美食城的厨师,三儿子蒙建勇在广州知足楼酒家做水台主管,四女儿蒙欣静是佛山一家酒楼的楼面经理。

2011年起,蔡海玲的四个儿女便陆续到广东的酒楼食肆工作。从那时起,一家人便难有机会一起吃年夜饭。

“过去的七年里,我只请到两回春节假期,这才赶回家过年。”蒙火昌说,厨师在节日时最忙碌了,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想到弟弟蒙建勇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蒙火昌也十分理解,“弟弟所在的酒楼有1300个餐位,厨房里有100多号人,他是厨房主管之一,不可能回家过年”。

儿女们全在广东工作,蔡海玲只有和孩子一起背井离乡。如今,她与儿子蒙水养在同一家酒楼工作,每天看到儿子忙碌的身影,蔡海玲便觉得踏实。

父母是孩子的牵挂

看到蔡海玲能与孩子们一起离家、返乡,不少同村人都十分羡慕她。汗池村村民蒙光养今年67岁,他的儿子在深圳一家酒楼做厨师。蒙光养说,几年来,儿子都在春节前匆匆返乡,也在节前急急忙忙地赶回深圳。

父母是孩子的牵挂,有时,蒙光养的儿子来电说“请父亲到深圳走走”。蒙光养怕影响孩子工作,总以“不习惯坐长途车”推拒。儿子知道蒙光养爱吃芋头扣肉,总会在藤县县城提前预订一份芋头扣肉,让朋友们在除夕夜送到蒙光养的餐桌前。

汗池村村主任蒙传潮表示,村里有60多户厨师家庭、上百名在广东工作的厨师。这些年轻厨师精明能干,会做各种菜系的菜品和点心,尤其擅长做粤菜。2018年春节期间,只有半数厨师能回汗池村过年,而他们的假期也仅有两三天。

年轻人终将会回乡

蒙传潮说,30多年前,汗池村的年轻人们陆续走出大山,到广东的酒店工作,擅长下厨的村民发挥专长打工,也有“半路出家”的村民边学厨边工作,但他们都注重把村里的年轻人带进厨师这个行当,使村里的厨师队伍逐渐壮大。

给别人做团圆饭,厨师却没法回家团圆。蒙火昌说,大家热爱这份工作,也习惯了这个节奏,因为看着顾客吃着自己烹饪的美食享受幸福团聚滋味时,内心总有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

情怀之外是职业的艰辛,与厨师终日相伴的,是酒楼里呛人的油烟与嘈杂声。

蒙火昌兄弟俩回到村里,每顿能吃两大碗饭,也睡得香。蒙火昌指着母亲家旁空着的一片宅基地,说:“这里是故乡,有我们熟悉的乡亲和风景。以后跑不动了,我们就回村里盖一座房子,到那时候就再也不会错过每一顿团圆年夜饭了。”

西江都市报记者 赵洋

编辑:冼静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倒伏树木伸进居民房屋
· 小区绿化带种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综述
· 我市2024年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获表扬
· “严起来”以清风正气凝聚我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 建晖纸业向高端纸品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递量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乡村画卷
文明旅游 不负美景
一路繁花
花红树绿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业 ...
六旺树开花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