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大学生做“微商”,创业与学业如何平衡?
2018-02-26 16:27    西江都市报   

西江都市报记者 万立平 实习生 黄纪蓉

“微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时至今日,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更是打开了一片新的区域——高校校园,不少在校大学生在“微商”市场火爆的宣传诱惑下投身其中。然而,做“微商”过程中,不少在校大学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微商”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的是创业梦想还是困扰?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做“微商”一学期挂科两门

“去年6月份,我看到一个学姐在朋友圈卖睫毛增长液卖得风生水起,就买了一盒来用,觉得效果不错,想着反正自己也要用,干脆就做起了代理。”李夏(化名)是桂林人,目前是梧州学院一名大一学生,半年多前,她加入了做“微商”行列。

然而让李夏想不到的是,刚开始时,真正买她产品的人并不多,甚至出现了囤货亏本的情况。为了扭亏为盈,李夏通过学习经营和产品宣传,改变了销售思路,并成了全国总代级别的代理。

目前李夏靠做“微商”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不过这2000多元钱,并不是纯靠卖货所赚,还包括靠招代理赚取商品差价的收入。”

然而,做“微商”小有成绩后,李夏却因此影响了学业。李夏表示,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她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做“微商”上面,因而在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李夏竟有两门课程不及格。

做“微商”让亲友不堪其扰

“感觉自己做‘微商’,做得连知心朋友都没有了。”大学生小晏(化名)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也成了一名“微商”。

然而,做“微商”却让小晏感受到了无奈。刚开始时,小晏在朋友圈发的商品信息基本没人问津,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小晏建起了微信群,将所有的同学、亲人、朋友都拉进去推销产品,让亲友们不堪其扰。

“有些同学知道是卖产品的,便纷纷退群,或者屏蔽我的朋友圈,把我删了都有。”小晏感到很沮丧,自己的朋友圈也慢慢变成了“微商”同行的信息交流地,私密的朋友圈变成买卖的“菜市场”,这让小晏觉得自己做“微商”,做得连朋友都没有了。

老师建议:大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

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目前校园“微商”缺乏监管。学校对于这一领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

针对大学生做“微商”,梧州学院学工处的庄晏老师表示,“微商”属于创业的一种形式,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会选择做“微商”来创业,增加社会实践之余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然而,在校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不要因为做“微商”而影响学业。“大学生做‘微商’,虽然能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将来的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大学生参与‘微商’,仅凭创业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更要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下和不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下去积累认知方面的知识。同时合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要让学习和实践相冲突。”庄晏表示。

梧州学院的郑文锋老师认为,部分大学生做“微商”时为了追求利益会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狭隘。所以,他建议大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为好。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倒伏树木伸进居民房屋
· 小区绿化带种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综述
· 我市2024年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获表扬
· “严起来”以清风正气凝聚我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 建晖纸业向高端纸品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递量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乡村画卷
文明旅游 不负美景
一路繁花
花红树绿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业 ...
六旺树开花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