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韵)去年6月初起,梧州南站站前广场负一层旅客通道及负二层停车场正式试运行;今年春运期间,公安交警加强了站前广场的交通秩序管理,把临时候客区无法容纳的车辆引导到地下停车场。完善设施加上强化管理,该区域的交通乱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2月27日记者到梧州南站走访,发现部分机动车辆能进入地下停车场停放,但出租车候客秩序仍然较混乱,“黑车”乱停乱窜拉客的现象也屡屡可见。 站前车辆有所分流 2月27日下午3时30分许,记者在梧州南站站前大道看到,道路两边摆放有“禁止停车”“高铁站地下停车场已启用,道路内禁停一切车辆”等标示牌,部分机动车会根据路标进入地下停车场或站前临时停车场。虽然路边偶尔仍有车辆停靠,但乱停放现象较以前有所减少。 随后,记者在出站口随指示牌来到站前广场负一层旅客通道和负二层停车场,发现里面有七八辆出租车停靠候客,其余多为接送旅客而短暂停车,停车场内仍有许多空位。现场一名清洁工人介绍,平时在地下停车场搭乘出租车的旅客并不多,周末稍有增加。 “由于梧州南站车辆临时候客区面积有限,面对春运期间巨大的交通压力,若继续按平常的车辆候客方式很可能会造成大面积交通堵塞。”龙圩区交警大队警员梁颖睿说。据了解,停车场收费标准为30分钟内免费,这使得因接送旅客需短时等候的车辆乐意进场停放,缓解了站前区域地面停车的压力。同时,市公安交警支队也在站前广场外启用了流动违停抓拍系统。 指引路标尚待完善 尽管梧州南站的地下停车场运营已初见成效,但记者走访中仍发现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出租车候客点的指引标识不足。 很多车主反映,距离出站口不足十米远的地下停车场入口旁设置有“乘坐出租车往负二层”的指示牌,但其导向作用似乎并不明显。许多旅客出站后往往跟随人流直接奔向公交车等候区或地面临时停车场的上客区离站,出租车在地下停车场往往等不到乘客,所以都尽量不进去。 其次,“黑车”拉客现象仍是梧州南站站区的顽疾。尽管能感觉到拉客司机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许多乘客还没到达公交车站,远远就能看到拉客司机的身影。而且,公交站、站前广场外围也聚集着“黑车”司机,一看到拖着大行李的旅客特别是女性旅客,立马就围上去询问去向,甚至伸手拉扯旅客的行李。 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增设充足且明显的指引标识牌,以便有需要乘坐出租车的市民便捷地找到正规出租车候客点,让站前地下停车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梧州南站周边违法停车行为的打击力度,整治“黑车”司机拉客乱象,并加强对出租车经营的监督管理,打击拒载、不打表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