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戴善喜)近年来,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我市主次干道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市民呼吁打通堵塞连接主次干道的断头路、形成市区内交通“微循环”、提高主次干道通行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了解,目前我市路网存在断头路较多,致使主次干道不仅需承担长距离通过性交通,同时还需承担较多到发性交通,导致主干道无法保证行车速度,通行能力较低。市民群众纷纷提出,如果能够打通这些断头路,解决道路连接瓶颈,对于完善我市交通体系,保障城市道路通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有关工作,尽早打通断头路,方便车辆通行和居民出行。 市住建委管线科科长彭秋红表示,该委对我市断头路情况作了摸底调研,并按照相关规划要求,结合我市目前的交通拥堵情况及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以轻重缓急为原则,制定了城市道路打通断头路工作方案。方案中指出,我市存在23条断头路急需打通,道路总长度约13.1公里,计划分三年实施,逐步建好打通。 截至去年底,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已完成了3条断头路的建设。其中,红岭3号路、17号路实现通车,连通了西堤路和三龙大道,有效缓解了市区往来龙圩区的交通压力;长约70米、宽约8米的吉塘路南段铺设水泥,打通了与新兴二路及周边道路的连接,车辆通行和居民出行方便许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路段因历史原因或征地拆迁等问题,造成工程进度较慢,需要城区和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攻坚克难,加快解决道路工程前期和施工中的困难和阻碍。”彭秋红说。我市今年计划建设11条断头路,其中包括地税局南侧道路、银湖北路、快速路东段、龙鱼塑像东南侧红岭5号路、红岭3号路延长线滨江大道等,作为“城市建设提质年”加快补齐城市管理短板的重要举措,因此更需要部门间的统筹协作和真抓实干,推进好和服务好道路建设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