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谢韵 通讯员 陆宏敏)梧州市垃圾填埋处理场里,价值约135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正在被销毁;梧州市工商局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对着大屏幕远程指挥销毁行动。这是3月14日上午,梧州市工商局联合梧州市烟草专卖局等相关单位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的场景。据悉,依靠天眼工程,市工商部门正逐步通过科技手段开展工商执法和市场监管。
当天活动集中销毁的商品品种,涵盖白酒、香烟、床垫、洗衣液、童装、不合格秤具等多个类别,共计2000多件,价值约135万元。部分工商执法人员在梧州市垃圾填埋处理场,用执法记录仪摄录销毁现场,将画面即时传输至梧州市工商局指挥中心。通过天眼工程的系统,梧州市工商局、梧州市烟草专卖局等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在市工商局指挥中心内,实时监控销毁现场的整个过程。 
3月14日,市工商局联合市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在梧州垃圾填埋处理场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商品。
据了解,此次集中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均系各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在日常检查和查处案件中收缴,包括有食品饮料、烟草制品、服装、家具和各类日用品等,总量有2000多件,总标值约135.6万元。陆宏敏 韦红 罗银妮 摄 不仅如此,市工商部门还能通过天眼工程采集市场主体信息及监管信息,对市场环境、交易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等工作实施全程监管、远程监控。梧州市工商局副局长施晧表示,目前梧州市的新兴市场、盈洋家具广场等9家市场已经完成天眼监控设备架设,实现了市场内全方位监控,而市场内的监控也成功接入至12315指挥中心平台。“这样一来,商场、市场内的消费活动都会被摄像头摄录下来。一旦发生经营违法行为,工作人员能通过指挥中心立刻安排人员到场处理。‘天眼’所拍摄的画面,也能为工商部门处理违法行为及消费纠纷时提供重要依据。”施晧说。 目前,梧州市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也配备了执法记录仪,与固定摄像头配合使用,为市场监控及执法行动带来更多的便利。今后,工商部门还将加大天眼工程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菜市场、家具市场以及超市配备“消费天眼”,保障消费者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