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邹贵会)2008年至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量从100亿元跃升到566亿元,年平均增长46%。全市有食品、石油化工、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2大类产业。近年,我市狠抓工业项目投资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
在“三年一工程”活动的推进下,我市大力实施园区发展、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工作,现已形成“五园八区”发展布局,工业园区覆盖全市,基本实现一县(市、区)一园区。如今,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已通过国家验收;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获列入首批广西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临港经济开发区给水厂、沿江大道、疏港大道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旺甫工业小镇总体规划已获批;藤县陶瓷园区新舵、欧神诺等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岑溪工业集中区石材产业“退城进园”和蒙山县丝绸小镇建设等均取得新成效,园区工业投资占比逐年增大。去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309亿元,同比增长14%,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总量的90%,拉动全市工业投资不断增长。 工业投资在稳增长同时,我市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崛起。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我市将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大型数控机床、农业机械、医疗设备器械、再制造行业等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推进中船华机、桂江造船公司智能海洋装备等项目实施,打造连接东盟和珠西经济带的梧州智能化特种船舶制造基地。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市依托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汽车变速器油泵零件、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梧州住电汽车线束有限公司汽车电线束、微性磁体材料研发生产、粤桂试验区超电容组件(系列)产品等项目,提升从汽车零配件到总成领域的生产能力,更好地配套广西汽车工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将整合稀土产业资源,生产新型特种合金、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光电节能产品等,发展稀土深加工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我市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抓手,推进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梧州工业已由传统轻工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主导转型,初步形成再生资源、再生不锈钢制品和电子信息、陶瓷、医药、食品等特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并且其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下一阶段,相关部门将加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按照产业链梳理、研究、确定精准招商项目,围绕现有企业和优势资源谋划、实施一批工业项目,抓实工业投资的存量和增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品牌市场化,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