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燕如)3月17日,北京大学博士姜徐江在市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公开课,课程内容是小学数学思维,吸引大批小学生和家长到场聆听。 姜徐江是我市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当天的公开课是“梦想导师行”系列活动之一。2015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经费约2.6亿元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各业人才约24万人,其中高层次(紧缺)人才170多人。 结合各领域发展需求,我市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集聚大批专业人才,有序引导人才资源向重点产业流动、覆盖。以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为载体构建“广西胶原蛋白技术人才小高地”,陆续承担国家火矩计划等60多项科研项目,完成20多项企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保持行业内领先地位。同时,为确保高层次(紧缺)人才发挥专业优势,我市整合专业相近的人才资源,对接重点产业,建立由相关专业博士领衔的陶瓷、六堡茶、旅游等产业发展研究小组,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其中市六堡茶产业发展研究小组集聚农业科学专业人才,不断深化六堡茶标准化生产研究。 人才只有经过锻炼,才能尽展其才。针对不同类型人才专业优势、成长特点,我市以进机关、进基层、进园区、进企业为抓手,分类组织开展人才双向挂职和“回炉”锻炼,促进人才更好发展成长。结合精准脱贫和“美好社区”创建活动,全市选派了十几名专业人才任贫困村和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通过压担子让他们经受考验、锻炼提高。同时,各产业园区安排三至五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在相应的岗位,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提升投融资水平为切入点,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