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虽然现代人更注重简约,但清明祭拜是中国的习俗,是后人纪念先人的方式,为了更好地纪念与传承,该有的祭拜仪式还是需要有的——
清明,缅怀是最好的传承
2018-04-02 10:56    梧州日报   记者 全淦枚

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清明节将至,又到了祭扫的时候。

清明祭祀,是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民族传统。这种特定的纪念仪式,是中华民族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几千年来早已深深融入华夏子孙的骨血中,被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形成了独特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祭拜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了,除了传统的烧香祭拜方式外,有的人也在逐渐使用现代化方式纪念先人,用鲜花代替祭品,更有人用“网络祭拜”的方式去为逝者祭扫,庄严的清明祭拜染上了网络气息。

虽然祭拜的形式在变,清明节的内涵不但不能变,更不能弃。

文明祭拜 追思先人

每到清明这一天,人们都会为先人扫墓,摆放祭品,敬酒敬茶,点香烧纸钱,将浓浓的思念之情融进祭奠仪式中,追思先人,教育后人。但随着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近年来文明祭拜之风悄然兴起,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一些人不再带着丰盛的祭品去墓地凭吊,而是献一束鲜花,以更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

“用鲜花祭拜比较环保,所以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城里人越来越喜欢拿鲜花去祭拜。”市民李媚表示,清明节扫墓主要是为了表达怀念之情,把鲜花摆放在先人墓前,也可以传达哀思。这种方式可以减轻传统祭拜方式烧纸钱、放鞭炮带来的噪声扰民、污染环境等问题,更符合文明的发展理念,而且可以教育年青一代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现在市区很多人清明祭拜会采取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大家正在逐渐转向用更文明的方式去缅怀先人。”

市民徐亮认为,除了环保之外,清明用鲜花祭拜的意义也在于可以简化传统祭拜仪式,化繁为简,是一种节俭的行为。“在很多大城市,人们都是选用鲜花作为祭拜品,梧州市区也有人选择使用鲜花祭拜,而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这样不用花费钱财去准备各种各样的祭品,只要带上鲜花去扫墓就行了,简单又不缺少仪式感,这其实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文明祭拜方式。”徐亮表示,在先人墓前摆上鲜花水果,虔诚地除草鞠躬,还是很有仪式感的。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表示,清明祭拜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祭拜的内容、目的是不会改变的,鲜花代替香烛纸钱的祭拜方式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更加环保简约,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清明祭扫 家族团聚

时至今日,清明节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祭奠先人的节日,更是家族团聚的日子。这不仅能够增强家族凝聚力,还能够让年轻人不忘家风家训、不忘孝道。

“清明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祭拜,还有团聚。”市民蒙美玲老家在苍梧县,她表示她家族每年清明祭拜祖先后便是众人期待的家族聚餐。这聚餐并不仅仅只有亲密的兄弟简单聚一下,而是同根同宗的所有族人一起,村子里的同宗兄弟姐妹,以及在其他地方生活的同族兄弟都会赶回来参加,在祖屋里团聚一堂。“在聚餐上,大家都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将聚餐做得热热闹闹,而且大家并不仅仅是吃饱就走人了,而是在分享各自的状况,并介绍年轻一辈相互认识,大家还会谈好下一年的聚会如何做,祖屋翻新等问题。”蒙美玲表示,在清明节,总能够看到大家团结一致,感受到凝聚在一起的家族力量。

“不少市民在清明祭拜结束后会进行家族聚餐的,但相比城市,乡村的清明祭拜气氛更为浓重,家族团聚也更隆重。”市民侯女士表示,清明节大家都会赶回家乡祭祖,人比春节还要齐,所以很多家族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家族聚会,大家团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趁机联络族人之间的感情,继承先人精神,更加团结友善。

陈金源也表示,他老家每年清明都会有家族聚会,“我们每年都会在清明期间进行陈氏家族聚会,家族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团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进行各种家族活动,联络感情,增强家族凝聚力。”陈金源说,因为大家平时没什么机会能够聚在一起,所以清明除了祭拜祖先之外,也是一个不错的家族团聚的机会,趁大家都回来,长者和年青一代追思先人,谈谈家族的事情,这也是一种纪念与传承。

网络祭拜 亦要仪式

到逝者墓前清扫、摆放祭品、鞠躬祭拜,这是人们传承已久的祭拜仪式,是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与尊重。这种祭拜仪式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沿袭至今。

每年清明节前夕,林秀红特别忙。她是家里的老大,祭拜先人的事宜以前是她妈妈负责,老人家去世后,祭祖的准备工作落到她身上。心怀着对已故先人的尊敬,林秀红不惧辛苦,购置祭品、上山扫墓、聚餐等所有祭祖的工作都由她一手操办,仪式一样都没落下。

每年家族祭祖的时间都是清明节当天,因而,清明前一天,她已开始忙碌起来:提前一天就买好各种祭祀用品……祭拜的细节繁琐事多,将近六旬的林秀红把每个细节用纸记下,一件也不落下。祭拜时,林秀红不但会详细地向晚辈介绍祭拜的每一位先人的身份和关系,还会虔诚地向先人汇报去年家里有哪些喜事,新添了几位新成员……林秀红用清明祭拜的仪式,表达了对先人的缅怀和对后人的冀望。她认为,为了更好地传承与纪念,有些应有的祭拜仪式不应该被遗忘,不管社会如何变化,适当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

但令林秀红难过的是,因畏惧祭拜仪式的繁琐和辛苦,晚辈大多不愿参与这些工作,不但会提出使用网络祭拜,甚至记不住先人的身份和名字。

近年来,“网络祭拜”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为逝者建墓、祭扫的祭拜方式悄然兴起,更有甚者,出现了“代人扫墓祭祖”的商家,替客户完成祭拜。这种不用亲临现场的现代化祭拜方式,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太能接受。

“网络祭拜这种祭拜方式,看似简单快捷,但是会让人慢慢遗忘了我们一直传承下来的民族祭拜文化。”市民黄曼认为,祭拜仪式不能丢掉,不能因为新事物方便省时就抛弃一直传承的东西,而且没有亲身去祭拜,进行祭拜仪式,就不能凸显出清明祭拜的目的。“如果觉得传统的祭拜方式太过麻烦,可以尝试使用鲜花祭拜这种简约的祭拜方式,到逝者墓前清扫、鞠躬追思,这样相比虚拟的网络祭拜方式,要有仪式感很多,也不会让后人忘记我们传承的民俗文化。”

陈金源表示,虽然现代人更注重简约,但清明祭拜是中国的习俗,是后人缅怀先人的方式,为了更好地纪念与传承,该有的祭拜仪式还是需要有的。“现在有些年轻人甚至不明白清明祭拜需要做些什么,祭拜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连祭拜对象是谁都不知道,这就需要长辈在祭拜过程中做好传承教育,介绍祭拜对象,让后辈知道自己的祖先,了解亲族关系,教育他们纪念先人,传承家族精神,以达到祭拜的目的。”陈金源表示,民族文化需要传承,清明节的祭拜仪式是人们与历史连接的精神纽带,后人祭拜先人不仅有教化意义,还可让家族凝聚团结。

编辑: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倒伏树木伸进居民房屋
· 小区绿化带种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综述
· 我市2024年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获表扬
· “严起来”以清风正气凝聚我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 建晖纸业向高端纸品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递量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乡村画卷
文明旅游 不负美景
一路繁花
花红树绿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业 ...
六旺树开花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