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发展步伐加快 掣肘因素不少
——由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现状看出路
2018-04-05 09:00    梧州日报   记者 曾燕

      梧州日报记者 曾燕

近年来,我市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相结合,积极推进重点电商项目建设,促进全市县域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0.5亿元,同比增长61%,占总额的21%。新增4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256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2.4%;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利用第三方平台新建立560多个网上店铺(网站、平台),全市网上店铺数量达到4560多个,初步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然而,我市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仍受到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农产品物流体系还不完善以及农产品品牌化程度较低等制约。

龙头企业舞动农村电商市场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引进、培育为主线,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手抓电商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市、县、乡电商服务群体,促进优势互补、产业聚集,初步形成了园区培育、平台支撑、龙头带动、站点示范、个体成长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

“入驻阿里巴巴淘宝特色中国·梧州馆的企业共有41家、产品328种,包括六堡茶、龟苓膏、纸包鸡、腊肠、米饼、百香果、米粉等农副产品,以及‘三品一标’类农产品。”阿里巴巴华南区新零售负责人甘启梁介绍,该馆是梧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倾力打造集展示、体验、展销和培训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电商平台。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和龙圩区、蒙山县、苍梧县、藤县签订合作协议,其中蒙山县和藤县已有59个服务站运营,目前网站成交额达1500多万元,推动梧州名特优产品上行并行销全国,推动“电商换市”实现新突破。

同时,京东在梧州已设立物流配送点7个,全年快递投递量突破200万件;加快推动龟苓膏、六堡茶等梧州特产进驻京东商城销售。在两大龙头企业带动下,去年各县(市、区)建设的电子商务项目有近20个,总投资五千多万元,县域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有知名度的企业也纷纷建立农产品认证和防伪标识制度,为提升我市农业电子商务信用水平打好基础。目前,全市获得“三品”认证企业达到82家,获得认证的农产品涉及水稻、蔬菜、水果、茶叶、坚果、生猪、鸡和鱼等72个品种。

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带动了我市快递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市有快递品牌22家,快递网点224个,在53个乡镇设立快递网点87家,尚有5个乡镇没有设立快递网点。快递服务网点从2010年的23个增加到2017年的256个,覆盖了全市90%的乡镇。

配套设施欠缺制约新发展

我市各地经过近年发展农村电商,已就各自产品、区位、产业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模式,然而要实现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愿景,缺乏大项目支撑、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品牌化程度较低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是农村电商发展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负责人介绍,虽然我市积极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等龙头企业带动我市农村电商发展,但引进的电商项目总体来说规模不大,电商产业园配套不齐全,缺乏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大型电商企业,电商对我市的产业支撑及促进作用还不明显。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加快引进有意向投资并适合梧州电商产业整体发展一批项目,继续与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等开展深度合作,重点推进京东特产中国“梧州馆”、京东梧州分拣仓、快递电商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中国云谷集团电商谷、浙江颐高集团电商智慧小镇等项目尽快落户我市。

我市农产品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网络还不够完善,功能齐全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基地比较少,目前仅有一家快递公司能做到冷链运输,但冷链运输还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冷冻技术单一,导致了梧州一些农特产品无法通过冷链运输到全国。岑溪、藤县的百香果,蒙山的砂糖橘大都是线下批量销售至北流、广东等地,或运至广东后在网店上销售。同时,目前我市快递企业多为私人企业,资金有限,部分乡镇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还没有快递网点,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基层乡村大多仍没有物流仓储点,只能通过物流、班车等方式到临近乡镇或者县城的快递网点收寄快件。为此,市邮政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递物流园的建设建议采用政府投资、争取上级补助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再引导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以租用的方式进驻,逐步打造快递电商物流园区。

此外,农产品品牌特色不明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及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甘启梁介绍,目前相关的产品认证体系、溯源体系、检验检测等品质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网商自行申请QS认证成本又过高,好产品没有“身份证”,消费者无法识别和放心购买,这是制约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一大瓶颈。从品牌上看,梧州大部分农特产品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农特产网络销售尚未形成统一的品牌和较强的区域竞争力,线上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知名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农村电商的根本在农民,要提高广大农民这方面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今年我市将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确定一批培训机构和实践基地,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与高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培养精通电子商务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不断扩大农民网商队伍。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倒伏树木伸进居民房屋
· 小区绿化带种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综述
· 我市2024年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获表扬
· “严起来”以清风正气凝聚我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 建晖纸业向高端纸品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递量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