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梁宇宁)近日,我市各地农户抢抓雨晴交替的有利农时,在田间地头加快春耕生产,为今年早稻丰收打好基础。
在藤州镇福善村,农户们忙着将最后一批秧苗栽种到“吨半稻”富硒超级水稻示范试验田里,当地农业部门派驻农艺师在田边指导大家有序插秧。据了解,福善村试验田项目总共有150亩,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防治病虫害和喷施外源硒,力争今年早稻亩产能达到1500公斤的目标产量。 藤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庆介绍,该县推进“吨半稻”富硒超级水稻示范试验田建设,将其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突破口。试验示范区使用中国国际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组合“湘两优900”,通过在富硒土壤上种植优质稻品种或水稻叶面喷施外源硒实现大米富硒,达到广西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即大米中的硒含量达到每公斤0.15至0.5毫克的富硒标准。按照项目计划,该县今年已在濛江镇、藤州镇两地同步选址试种“吨半稻”,待示范试验田亩产达标后,将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预计五年内项目示范推广面积可达到10万亩以上。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吨半稻”富硒超级水稻示范试验田项目按照我市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的框架协议实施,合作共建富硒超级杂交稻工程。今年全市共实施四个“吨半稻”富硒超级水稻示范试验田项目,分别安排在万秀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总面积超过400亩。示范项目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带动农户种植产量及经济效益更高的粮食品种,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截至4月初,各示范试验田已陆续完成抛插秧,陆续转入田间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