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子萃)在我市,小区的灌木丛中、街边的垃圾桶旁、私家车的底盘下……随处可见流浪猫的身影,有人与它们和睦相处,有人却避之不及。这些流浪猫为城市带来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出了一道思考题。 
富民一路14号后面小巷里,被爱心人士喂食和照顾的流浪猫。梧州日报记者 黄子萃 摄 有人欢喜有人忧 近日,有市民反映万秀区富民一路14号附近存在多年的流浪猫问题,由于某些爱心人士的定点定时投喂,导致流浪猫聚集数量越来越多,对居住环境和卫生情况带来一定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措施。 富民一路14号片区是一个无物业开放式独栋居民楼,楼前有商铺营业,楼后有一个小巷作为两轮车停车场和居民出入通道。2021年12月29日,记者在拥挤的巷内看到一位市民正在给流浪猫喂食。据了解,每天下午3时和晚上8时左右,六七只流浪猫准时守候在附近一个角落里,等待这位爱心市民为它们投喂食物。该爱心市民说:“我很喜欢猫,所以乐意这样做,猫和人一样拥有生命,做好事也令我感到开心。” “流浪猫越聚越多,经常有流浪猫爬上车座,一些车辆的车座上布满爪印,偶尔还会看到车座被抓花。”看管该居民楼停车场的阿姨道出了一部分居民的心声,流浪猫带来的卫生问题让人烦扰。喂养流浪猫的爱心市民则表示,每次投喂完流浪猫后,会清扫地面的残渣。 流浪动物管理存监管真空 关爱流浪动物固然是善意之举,但因此而造成的社会管理难题也不容忽视。2021年12月30日,记者就相关问题分别询问了多个部门,却得到一致回应:流浪猫管理不在其管理职能范围之内。 对于市民反映的富民一路14号片区流浪猫问题,富康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片区多为附近山上的流浪猫,由于有爱心人士的定点定时投喂,吸引越来越多流浪猫扎堆聚集,其造成的无限繁衍和卫生问题,难以忽视也难以解决。“我们难以作是非判断,在做街道卫生清洁时,会多留意该片区。我们还张贴了温馨告示,希望爱心人士不要在此地喂养流浪猫。”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在丰业·城中花园小区,有十来只流浪猫常徘徊于此。该小区物业管理部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居民很喜欢它们,时不时进行投喂,也有部分居民不喜欢它们,认为它们身上携带病菌。物业人员不忍心对它们进行捕捉,对此,只能在流浪猫聚集处张贴温馨告示提醒小区居民:希望尽量避开在小区公用道路上投喂,或在垃圾箱旁投喂,以保持公共区域干净,方便物业清洁人员打扫卫生,也可以减少邻里不和。 我市于2019年陆续出台了文明养犬的各项管理规定,明确了对犬类动物收容、认领和领养的办法,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任何与流浪猫相关的法律法规。市规范养犬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市没有固定的流浪动物收容站点,日常如果遇上流浪猫狗,可以和有关的流浪猫狗协会合作,或联系爱猫爱狗人士收留。 据了解,我市有一些民间自发的流浪猫狗救助爱心团体。这些爱心团体以理性救助为原则,力所能及地联系本地宠物治疗机构等救助本地的患病、伤残、走失等无法自立生存的流浪猫狗。救助的最终目的,是让生病的流浪动物恢复健康,让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重返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