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上在售零公里二手车逐渐增多。 图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想要零公里未上路二手车辆的朋友看过来,这里有多台库存车供选择,覆盖多款市场主流车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用车需求。”近期,汽车市场出现的零公里二手车销售热潮引发关注。
据了解,零公里二手车是指正常完成车辆上牌手续,名义上属于二手车,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的新车。零公里二手车近期为何批量上市?市场现状如何?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零公里二手车涵盖主流汽车品牌旗下车型
“零公里二手车”并非新名词,自20世纪90年代汽车经销商模式引入国内市场以来,汽车厂家及其经销商为了清理库存,往往将部分待售新车以低于正常市场售价对外出售,既能提升汽车经销商的市场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市场需求。
曾在北京一汽丰田4S店从事销售工作的姚伊铮表示,很多汽车4S店的展车和部分参加车展的新车,在完成其展示使命后会以零公里二手车的身份流入市场。这类车辆因车况几乎与新车无异且数量稀少,十分抢手,部分消费者甚至愿意等待数月购买。
令人不解的是,此前需要等待多时才能买到的零公里二手车,如今却批量登陆二手车交易平台。检索发现,行驶里程1万公里以下、车龄1年以下的二手车有近万辆,几乎涵盖当下主流汽车品牌旗下车型,其中包括不少超豪华品牌车型,不少车型表显里程数只有100公里左右。这些零公里二手车在“新旧程度”一栏中被标注“全新”,且在事故检测排查、泡水检测、火烧检测、外观和内饰等几十项车辆检测均为满分状态。
经销商任务压力与冲量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新车价格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市场销量成为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汽车价格战浪潮下,市场上涌现出大量零公里二手车。这些所谓的二手车,实际上未被真正使用过,却已完成上牌登记,随后流入市场销售。”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日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三四千家店都在售卖零公里二手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内汽车行业库存持续拉升,截至4月底,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约为350万辆,环比增加15万辆,同比增加12万辆,达到历年同期高点。
从表面来看,零公里二手车批量涌现,正通过“新车身份+二手车价格”的操作模式,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市场繁荣景象。某自主品牌市场营销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车企既维持了新车的官方定价体系,又能以二手车名义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短期内提升销量数据。为刺激终端销售,生产商会向经销商推出多种补贴机制,包括销售返利、金融贴息、月度促销等,根据不同经销商的实际销售情况,补贴力度有所差异。在生产商的补贴诱惑下,部分汽车经销商会批售远高于消费市场需求的车辆,导致经销商试图通过非常规手段加速资金周转。
专家表示,部分车企通过低价批售零公里二手车来拉升销量,本质上是一种数据造假行为,会误导市场和投资者,同时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使得真正通过市场销售实现销量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大量零公里二手车上市后,不少消费者表达了购买意愿。那么,消费者购买零公里二手车会面临哪些问题?
众所周知,如今各大车企为了提升品牌竞争力,纷纷推出终身整车质保、三电系统终身质保、终身免费充电等售后服务权益,涵盖零件保修、免工时费、道路救援等,是消费者全生命用车周期的重要保障。然而,系列质保政策多数设有一个前提性条件:首任车主权益。尽管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零公里二手车车况与新车基本无异,但即便车辆从未真正使用过,只要以二手车名义流入市场,便失去了相应的质保权益。
专家表示,消费者在购买零公里二手车时,可能误以为是全新车辆,但实际上其享有的售后保障和权益可能有所不同。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权益受损,进而引发信任危机。
某自主品牌营销人士认为,在目前车企新车销售利润较低甚至普遍亏损的背景下,车企是否有意通过销售零公里二手车来规避较高的质保政策维护成本,以实现销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化”,这一问题值得深究。
(据《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吴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