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记者 赵洋 通讯员 胡亮)4月1日至6月1日是禁渔期。近日,热心市民国文来信向本报反映,在禁渔期内,市场上仍有摊贩叫卖野生河鱼。4月13日,市工商部门查实,这部分摊贩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将网箱养殖或山塘养殖的鱼,冒充野生河鱼出售。
据热心市民国文称,近日他在钱鉴菜市场发现,一摆地摊的摊贩声称自己卖的是野生河鱼,这些摆在地面上的几十条10多厘米长的小鱼,鱼身伤残,像是被电击过,在鱼盘里还有数条几斤重的大鱼,这名摊贩说,自己卖的河鱼是在河里用网捕捞到的。
第二日,热心市民国文在新城市场南面地摊,又发现了有人叫卖野生河鱼。当问及鱼的来源时,两名摊贩均不愿回答,还故作神秘地说:“现在风声很紧,不好说。”这两名摊贩卖的所谓野生河鱼,与市场上同类的网箱鱼相比,每公斤贵1元至1.5元。
记者将热心市民反映的情况,向市工商部门进行反映。4月13日,梧州市工商局万秀区、长洲区工商分局分别派出执法人员,找到了热心市民所说的贩卖野生鱼的摊贩进行查证。
面对工商执法人员,钱鉴市场及新城市场的摊贩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卖的根本不是从江河捕捞所得的野生河鱼,而是在河里的网箱和山里鱼塘养的鱼。当工商人员问及为什么鱼身尺寸大小不一时,摊贩回答:“山塘小,养出来的鱼就这么大。”随后,工商执法人员对这几名摊贩“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
工商部门表示,禁渔期的目的是促进珠江流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4月1日至6月1日期间,即使市场上确实有野生河鱼贩卖,市民最好自觉抵制,以保护鱼类。目前,市场上有部分鱼贩没有做到诚信经营,将网箱养殖或山塘养殖的鱼冒充野生河鱼出售,以图卖个好价钱,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