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在云龙大桥北桥头的西江岸边,青年志愿者和医务人员正在为渔民进行义诊。李鸿荣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 通讯员 吴健坤)5月7日上午,梧州市团市委、市人民医院、消防部门等多个单位在云龙大桥下举行了主题为“惠渔民 促和谐”的活动,为禁渔期的渔民们送去温暖和服务,得到了渔民的好评。
当天上午,市云龙大桥下一如既往,静静地停泊着30多条小渔船,渔民们在船上修补着渔网,相互聊着天。9时30分,岸上的小平台开始洋溢起欢乐的气氛,团市委等单位人员在渔船靠岸的小平台上搭起了一个个服务咨询台。
活动一开始,工作人员就使用喇叭招呼渔民前来参加活动:“渔民朋友们,请到这里进行免费体检,我们会为你们开展眼科、内科、健康咨询方面的义诊。”但来的渔民并不多。大多数渔民依然躲在小小的船舱中,好奇地盯着这群不速之客。
“渔民们害羞呢,我们送服务上门吧。”团市委的工作人员笑了。于是,一群人带着宣传资料走向渔船。一名医务人员更是走上小艇,为80岁的老渔民麦来妹测量血压。
看到这一切,渔民们带着笑脸迎出来了。“你们别下来了,我们上去吧。”渔民黄水生接过宣传资料说。就这样,小平台上的渔民开始多了起来。
各医院医务人员也纷纷为渔民们体检、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提出建议。“我的血压是70至115。医生说属于正常范畴,这下我就放心了。”渔民黄水生笑着告诉记者。
长期的水上作业寒暑交迫,令不少渔民风湿骨痛。百姓大药房拿出了“消肿止痛酊”,“伤湿止痛膏”及凉茶冲剂免费赠送给渔民们,这令渔民们开心不已。
渔民们越聚越多,渔民及主管部门之间也打开了话匣子,咨询起相关政策,大家说起了心里话。据了解,以后每年的4月至6月,珠江禁渔将成常态。今后的路子怎么走?是盘桓在渔民们心头的一个大问题。
渔民们向水产畜牧局工作人员提出一个个攸关自身利益的问题。“人工捕捞不能搞了,搞网箱养殖的前景如何?”“西江河上还有合适的位置发展网箱养鱼吗?”“一个50平方米的网箱造价如何?”
面对渔民的提问,水产畜牧局的相关人员也一一耐心地给予了回答。“搞网箱养鱼前景好,政府有扶持政策,我们提倡你们大力发展。”“你们的柴油机老化了,买新的吧,农机部门有补贴。”“网箱造价根据大坝上游和大坝下游水流速度不同,造价从100元/平方米至500元/平方米不同,建议在上游发展网箱养殖。”这些回答令渔民满意。
家住云龙小区第五幢403号房的渔民蔡树新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多搞这种活动,我一定会再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