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除了晾衣服之外,还有什么功能?一些人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利用阳台进行种养,不仅伤害自己,也妨碍他人,甚至影响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
笔者就曾经接到过一位朋友因楼下住户改变阳台使用功能而发生的投诉。这位姓陈的朋友住在新兴三路某小区403房,三楼是平台,所以三楼的住户除了阳台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露台。
陈女士入住新居后,在阳台上种花养草。她想象,如果楼下的住户也像她那样,在露台和阳台都种上花草,那就有一种人们所说的“空中别墅”的感觉了。但她万万没想到,楼下的住户入住后,把乡下的母亲也接到城市享福。母子俩都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儿子还对露台进行“改造”,在露台砌砖,运来泥土筑起菜园,建起鸡舍,还找一个旧水缸把鸡糞存起来发酵作肥料用。
自从楼下的住户在露台种生菜、养鸡后,陈女士连窗户都不敢开,房子到处闻到一股鸡味。为此,她先是找楼下的住户交涉,但楼下住户说,母亲在乡下习惯种菜养鸡,且现在物价高,外面的食品又不安全,母亲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吃上“有机”农家菜,让他们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做不到。
陈女士向小区物管部反映情况,小区物管员多次上门提意见。但楼下住户说,露台是购房时就约定由三楼住户使用的,当时购房合同又没有注明不许种菜、养鸡。陈女士甚至向城监投诉,但城监告诉她,这是小区的内部事情,他们管不了。
在房价高企的今天,陈女士想学“孟母三迁”不太现实,但天天生活在满屋都是鸡味的房子里,也不是滋味。最后,陈女士只好用感化的方法,一有空就带楼下的老太太到小区看城市绿化,参观其他住户的阳台,还提供一些花种给老太太种,经过3年努力,终于让楼下的老太太明白——城市和农村是有区别的,阳台和露台不是用来“生存”的,而是用来享受城市的蓝天白云、新鲜空气和鸟语花香的。老太太最终把露台“农场”变回了花园。
随着梧州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大量农村户籍的人到市区购房,安居乐业。能够到市区购房的农民都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是他们仍然利用阳台、露台或小区的空地进行种养,这不仅仅是习惯,更多的是对“城市功能”的认识不足(本报5月4日5版《居民区养猪 合规不合情》曾作报道)。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利用这些“空地”种养,就是一种浪费,却不知道对于城市人来说,小区“闲置地”的绿化就是城市功能的一种体现。
农村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前院后房,自成一统,种养对环境影响不大,对邻居的生活更没有妨碍。但城市到处是“石屎森林”,看似“闲置”的阳台和小区绿化地,是城市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它的使用价值是其他空间无法替代的,只有让“新梧州人”对城市功能有足够的认识,明白在阳台种菜、养鸡,就等于破坏了自己及他人的生活环境,于自己身体无益,对邻居也是一种伤害,这样才能改变“新梧州人”的生活习惯,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