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欧蕾蕾)日前,网友“wzpeo”在梧州零距离网发帖,指出我市公交车站存在款式缺乏特色的问题。5月11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个公交车站,发现除网友指出的问题外,配套设施不完善、车站“款式”设计欠统一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夏日炎炎,车站与市民外出乘车息息相关,不少市民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完善公交车站相关设施建设。
部分站点配套设施不齐
“夏天要在没有遮阳棚的公交车站等车是最痛苦的事。”市民林婕对记者说。跟林婕的想法一样,公交车站如遮阳棚等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对不少市民的乘车出行造成了影响。
记者走访发现,没有遮阳棚的公交车站存在于市内的不少街道内。在新兴二路梦之岛广场至两广市场沿段,9个公交车站只有3个设置有遮阳棚。在其他的6个车站内,候车的市民只能站在站台上接受烈日的考验。而在新兴三路内,因为当初道路设计没有公交车站的规划,目前只是简单地通过树立线路牌以表示站点所在,更谈不上是遮阳棚的设立。在没有遮阳棚的公交车站内,为了避免直接暴晒在阳光之下,很多市民选择在路边的骑楼或绿化带内候车。看到公交车进站后,在“远处”等候的市民急急忙忙地跑到站内乘车,情况混乱危险。
此外,也有市民指出市内的公交车站应该设置一些简单的座椅,让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坐着等车。市民谭英告诉记者,位于大厦站的两个公交车站内就设置有座椅供市民使用,很方便实用,“最好能把座椅的设置在其他的公交车站普及开来。”
候车站规划欠特色
眼下,市内的公交车站多是设置有配套的站台设施,但记者发现,其灯箱、遮阳棚等“款式”设计较为凌乱,部分街道内是按统一的款式设计,另一部分街道内的款式则是五花八门。
在文澜路、新兴一路等街道,记者看到其公交车站是款式较统一。而在西江二路内中山路口至桂东医院沿段,7个车站就出现了4种不同的款式。家住大东上路的市民宋先生指出,车站款式是按一条街道一个款式,抑或是按一个站点一个款式,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如果仅是按施工单位的“个人喜好”来随意设计,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规划。
在零距离问政平台上,对于公交车站款式的规划设计,网友“wzpeo”就建议根据每条道路的特色,设计一些有特色的、观赏性较强的公交车站,使公交车站也能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该提议表示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