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少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组织上”由“农业户口”转为了“城镇户口”,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人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他们这些与都市生活相矛盾的种养习惯,让左邻右里受到了困扰。
前段时间,《西江都市报》就报道了我市上三云路一住户长期坚持养猪的事情(见5月4日报道)。看了报道,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为养猪户的邻居,所要受到的困扰:
一是噪声。城市里楼房较为紧密,猪的叫声很容易影响到邻居的休息。
二是气味。猪的身上、排泄物及饲料,都会散发一些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异味。
三是卫生。楼房往往是为人的居住生活而设计的,但是这个住户却划出一块场地来养猪,这将可能使楼房沟渠的排污量,超出了原先的设计标准,容易造成沟渠堵塞,污水横流。
也许在都市居住的养猪者还会这样说:“我养猪并不是为了收益,为的是应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危机。”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在都市养猪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我们为了吃放心猪肉,总不能靠自己饲养家禽家畜而每天割一点肉来做菜吧?
笔者还想提醒的是,在都市居民区养猪,是有悖于《物权法》、《民法通则》、《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养猪者一不小心就触犯了法律。
所以,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在都市居民区养猪都是不妥当的。“猪”还是适合继续保留“农业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