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黄东荣)“限塑令”实施将近三个年头。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大型商场了解到,除了大型超市、商场在实施塑料袋有偿使用外,集贸市场仍一如既往地免费提供塑料袋。相关人士指出,“限塑令”只是提出有偿使用制度,要真正达到有限使用的目标,还需商家消费者提高自律意识。
在南中市场,不少菜贩给买蔬菜的顾客称完菜后,用红色超薄塑料袋将菜装起来,递给顾客。菜贩黄女士介绍说,现在不少市民购买蔬菜时都要求提供免费塑料袋装蔬菜。她说,之前也曾采用包装绳为顾客捆绑蔬菜,但都遭到顾客的反对,按照当前的蔬菜销量,她每天需要向顾客提供60多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的成本虽然相当低,但是长年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其实,这种现象在大东、文澜、新兴、大塘等市区农贸市场,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目前,各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在两广批发市场、杂货店内都能很容易买到。在两广批发市场,人们可以随意买到规格不同、大小不一的塑料袋。根据塑料袋的大小规格,每扎的价格分别为1~5元不等。
在两广市场从事塑料制品批发的多家商户表示,近年来,超薄塑料袋的需求一直比较大,每年的批发总量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周边县市的需求量增加更明显。南城百货锦泰店有关负责人表示,限塑令实施的第一年,“无纺”环保袋的销量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有偿使用的塑料袋在销量上远远大于环保袋的销量。
“限塑令”的实施,既是对商家、厂家、公众执行国家政策的检验,更是对政策公信力、执行力的一种考验。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要使“限塑令”真正落到实处,还应从国家层面制定配套制度和标准,地方政府尽早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场所、塑料购物袋的概念和范围,明确执行该项政策的责任主体。各级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等限塑薄弱环节和难点的监督检查,取缔辖区内超薄塑料袋厂家,从源头上治理塑料袋的生产行为。
据了解,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统计数据,“限塑令”实施后,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累计减少塑料消耗60万吨,相当于节约石油360万吨,折合标准煤5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