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早上6点,河西某幼儿园门前,前来报名的家长们已排起了长队。谭高林 摄

4月27日清早,报名的家长在市第一幼儿园门前排起长队。为了能度过漫长的等待,凳子、沙滩椅等能减轻疲劳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何鎏/摄
[中小学生择校已是普遍现象,然而,“名校情结”的深种,加上新一代年轻父母对早教的日益重视,已让择校之风蔓延到幼儿园。
最近几年,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的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成为众多家长的“香饽饽”。而我市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却长年招生,随到随学。
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冷热不均引发我们的思考,公办幼儿园究竟有哪些优势?面对公办幼儿园热度不减的现状,家长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择园观?这些问题将在文中一一探讨。]
〖追踪〗入园究竟难不难?
公办幼儿园门前排长龙
民办幼儿园学位有空缺
5月,正值幼儿园报名入学的高峰时段,在一些公办幼儿园门口,家长连夜排队的现象连连上演。
为了使三岁的孩子入读条件较好的公办幼儿园,一名姓陈的家长到处托关系,求人情,才如愿以偿,得到入园的确切消息后,这位家长在长舒一口气后不禁叹息:“入园难,难于上大学。”
入读幼儿园,真的“难于上大学”吗?入园难,究竟难在哪?
公办幼儿园:家长半夜排队报名
事实上,入园难的情况,大多集中体现在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像六一幼儿园、梧州市第一幼儿园、梧州市第二幼儿园、梧州市交通幼儿园等,这些在家长心目中具有良好口碑的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在最近几年是一年比一年突出。
5月9日中午,梧州市交通幼儿园的大门外,凌女士焦急地等候着第一批新生录取名单的公布。凌女士的小孙女今年已到了入园的年龄,家人想把她送进离家不远的交通幼儿园。为此,家人在交通幼儿园正式接受报名的前一天晚上7点就来到了幼儿园门口排队,一直排到第二天上午8点多,终于领到了报名表,但报名的序号已经排到120多位。然而,幼儿园录取名单张榜后,凌女士并没有找到她孙女的名字,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批录取名单上。
据了解,今年在梧州市第一幼儿园、梧州市第二幼儿园、梧州市交通幼儿园招生前一天,平均每个学校门口都有200多名家长连夜排队。为了能让孩子进公办幼儿园,不少家长表示,即使排三天三夜也愿意。一位公办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每到招生时期,她最怕接电话,因为总会有不少朋友托关系打电话,希望她能行方便让孩子入园,但名额有限,为了保证公平,她不得不拒绝,这样一来也得罪了不少人。
公办幼儿园有多难进?记者采访了几家公办幼儿园的负责人。
“六一幼儿园今年招生100人左右,除了满足教师子女的入学外,余下的名额有50多个,而报名的学生有100多名,基本是二选一,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我们只得采取抽签的形式。”六一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道。
跟六一幼儿园不同的是,梧州市一幼、二幼、交通幼儿园都是采用排队报名的形式,除了满足系统内招生的需求外,对于社会名额采取先来先得。“这次报名的人数超过200人,而我们的招生人数是100人,所以也是二选一。”交通幼儿园园长黄冰冰说道。梧州市一幼、二幼录取比例也在二比一到三比一之间。
民办幼儿园:硬件好也不愁生源
与公办幼儿园连夜排队争名额的盛况相比,民办幼儿园入园则相对容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除少部分民办幼儿园不愁招生,基本达到满员的状态外,大部分幼儿园均有学位空缺,且长年招生,可随到随学。
虽然如此,但一些环境较好的民办幼儿园也同样不愁招生。富民幼儿园的园长蔡永扬告诉记者,由于幼儿园报名的人多,只能按照先交费先录取的原则,名额一满就截止报名。今年初,还有很多家长报名,但名额已满,只能先给他们登记排号,等待名额空出来或者等下学期招生时优先录取。
此外,去年9月新成立的灏景黄金幼儿园,虽然收费偏高,但招生的前景依然乐观。据该园副园长陈蕴文介绍,“幼儿园开园时只有50多名学生,现在已经有100多名学生。”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家长对幼儿园百般挑剔,目的是为孩子找到一家师资力量强、环境好,收费适中的幼儿园。
〖探因〗
冷热不均是何因?
名校情结作祟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主因
为了争夺公办幼儿园的数十个名额,全家出动,家长们带上铺盖彻夜排队报名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畸形的社会现象。那么,缘何为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家长名校情结作祟
公办幼儿园难进,许多家长却费劲心思让孩子进公办园,公办幼儿园究竟有哪些优势?受访家长一致表示,选择公办幼儿园,主要看中的是它们较好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年前,尽管并不在交通幼儿园附近居住,但在企业工作的刘女士还是千方百计让孩子入读该园。由于自己在工作之中饱尝学历低的苦头,所以刘女士对女儿寄予了许多的期望,在为女儿选择幼儿园时,她首先信任的是教学力量相对好、有名牌效应的公办幼儿园。
住在恒祥小区的桐桐,虽然小区就已经有一所私立幼儿园,可是他还是舍近求远,每天一大早坐父亲的摩托车,去到河东的六一幼儿园上学。桐桐爸爸无奈地说,“无论从名气、师资,还是规模来比,我还是信赖公立的幼儿园。”
梧州学院中文系的何华湘博士最近正在为女儿寻找一家合适的幼儿园。梧州市幼儿园“入园难”的程度令她有些惊讶。她说,“我宁可辛苦一些,也计划着把女儿送进一家师资力量较好、教学和管理都较为规范的公立幼儿园。”因为在她看来,学前教育非常重要。她说:“孩子在三至六岁时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确实,70后和80后的年轻父母,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注重早期教育,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幼儿园的取向,选择一所名气大、教学质量优的幼儿园,亦成为这些父母最“计较”的大事。
在这些家长心中,梧州市的公办幼儿园跟民办幼儿园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只要能进公办幼儿园,就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处于领先的位置。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一些家长是主动追求名校,但另一拨家长,却是由于我市优质教育分布不合理的原因,被迫“择园”,特别是长洲区的幼儿,入园难问题更是突出。
家住福兴小区的张女士,她女儿刚从六一幼儿园毕业,这几年来饱尝接送的苦头。“这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在长洲区,本来幼儿园就少,好一些的幼儿园更少得可怜。”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确是我市幼儿教育的尴尬。据梧州市教育局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公办、民办幼儿园297所。梧州市本级幼儿园有4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在市本级公办幼儿园中,全额财政拨款的是六一幼儿园,差额拨款的是梧州市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自收自支的是交通幼儿园、机电幼儿园、城建幼儿园、卫生幼儿园、国商幼儿园、教工幼儿园。梧州市本级9所公办幼儿园,分布在万秀区和蝶山区的分别有4所,长洲区只有一所,即梧州市卫生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都是旧幼儿园,因此分布在老城区,而长洲区作为新城区,所以公办幼儿园比较少。”长洲区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冯征说道。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市教育局没有接到过无法入园的投诉。但据统计,全市3至6岁儿童入园人数呈上升趋势,2009年人数为77068人,2010年上升为79121人,预计2015年上升至98000人。
但另一方面,公立幼儿园并没有随着入托人数的增长而增加。梧州市第一幼儿园园长谢建红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公办幼儿园没有增加,而市区人口却一年比一年多。随着家长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幼儿园的选择更为挑剔,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办幼儿园会更加热门。
办学力量不平衡
公办幼儿园吸引家长的主要是幼儿园的软实力,尤其是师资力量和饮食卫生。
一些家长认为,民办幼儿园不少老师只有中职水平,与公办幼儿园幼师多为本科毕业生相比,老师整体学历水平相对会低些。而且,由于民办幼儿园属于企业性质,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本想就近入园、念着“民办幼儿园也不错”的周先生,被邻居的经历打消了他的念头。他邻居的孙子入读的是民办幼儿园,在其中一个学期,因为教师相继辞职的原因,连续换了六个老师。“虽然我不奢望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知识,但这样频频换老师,也会影响小孩的心理吧?”
“把孩子送进公办幼儿园,在饮食方面也觉得放心。”黄艳喜的孙女在六一幼儿园上学,对于民办幼儿园的饮食问题,她表示担忧。
然而,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民办幼儿园也有本科院校毕业的幼师,跟公办幼儿园相比,整体学历虽然存在差距,但是每年幼儿园都让教师到广州、南宁等地接受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梧州市教育局也举行相关的培训,提高梧州市幼师队伍的素质。在饮食方面,梧州市卫生局也会定期对幼儿园的膳食以及卫生条件进行检查,要求不合格的幼儿园进行整改。
公办幼教资源供需不平衡、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连锁效应的显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探讨〗
如何解决入园难?
提升民办幼儿园水平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入园难的问题,并依据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以期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
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
“即使政府多建几家公办幼儿园,也无法满足需求,民办幼儿园应成为大多数家长的选择。”针对家长存在的“非公不进”的心结,梧州市教育局基教科幼教管理人员陈健萍认为,家长应该转变观念。
陈健萍表示,仅仅靠增加几所公办幼儿园来解决入园难问题是不现实的,按照预算,新建一所规模为12个班,可容纳360个孩子的公办幼儿园,至少要投入800多万,而这还没有算上后期的购买设备和人员投入。
据了解,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1年4月,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1】20号),《意见》指出,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办园体质,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优先办公办幼儿园。
这几年,我市民办幼儿园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长洲区,新增幼儿园的数量比其他两个城区相加都要多,2010年,长洲区新增两所幼儿园,2011年4月,长洲区又新增1所幼儿园。目前长洲区注册在案的幼儿园共有20所,有效地减缓了我市入园难的情况。
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
虽然民办幼儿园这几年的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要使家长放心,打破“名校情结”,民办幼儿园须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打造品牌,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办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
梧州市政协委员谢英针对梧州市公办幼儿园少,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和其他市政协委员一起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托幼教育管理》的提案,希望规范我市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制度,并加强监督与管理,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提高民办幼托机构的质量,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满足学前儿童教育需求。
谢英提出,我国目前学前教育过于强调教育功能,反而弱化了其托幼功能的本质,这是本末倒置。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能够享受、接受学前教育,是现在社会学龄前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由于对学前教育定性不明晰,造成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过于强调它的非义务性质。”
对于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水平,谢英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培养,扶持一批民办幼儿园,使其达到公办幼儿园的标准。另外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最好是在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建立一所公办幼儿园,以缓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
梧州学院中文系教师何华湘博士则认为,梧州市的大多数私立幼儿园只是为家长提供了一个照顾孩子的场所,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都很不规范,这也是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的主要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她认为,要缩小差距,政府一定要发挥作用,帮助私立幼儿园加强师资力量、改善条件。只要私立幼儿园的水平上去了,“入园难”的问题将能迎刃而解。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梧州市目前正在加紧制定《梧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增加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同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水平,缩小民办园与公办园的差距。
据教育部门介绍,近年来,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办学条件方面,不少民办幼儿园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场地建设和活动设施改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民办幼儿园鼓励支持教师自学,并考取教师资格证。另外市教育局每年都举办各类培训班,公办幼儿园教师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一起上岗培训。为了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质量,市教育局每年还在公办幼儿园组织观摩课,让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到现场观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