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曾燕) 梧州市一些行道树上的彩灯,流光溢彩的确增色不少,但长此以往,是否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近日,一些市民就此向记者进行了反映。梧州市园林专家认为,树木在晚间长期接受照明,会打乱其休眠期,导致树木“早衰”,建议不要采用霓虹灯缠绕树木的方式亮化。
市民陈先生介绍,近日他在开车经过新兴二路、西环路一带时,发现道路两旁均有缠上电线和灯管的行道树在发光。他担心那些被电线缠绕、受灯管发光照射的树木,其正常生长会受影响。6月9日晚,记者在新兴二路梦之岛时代广场附近行走,看到路旁一休闲会所对出的行道树树身被缠绕上电线,变换出红、蓝、绿三色灯光。而在西环路上,也有几棵行道树树身上缠着密密麻麻的电线和小灯管。
就此,记者采访了园林部门的园林专家。据专家表示,树木习性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间休眠,若晚间长时间、大范围被照明,会影响其生物钟,导致其生长性减弱,新种植的树木极易死亡,老树也会降低免疫力。同时,电线缠绕枝杆会限制树木长粗长高,若照明设备光源发热量高,且不注意照明角度的话,还会加速树木的水分蒸发,加速其死亡。
而记者也从市路灯照明管理处获悉,我市行道树上的景观灯采用的是冷光源,不会对树产生太大影响,但近几年来我市已关注行道树的生态保护,对新建道路行道树一般不建议采用景观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