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木地板经营总代理彭总
从事木地板经营的彭总是某厂家在长沙区域的总代理,近日他在某团购网发现,该团购网与某刚开业的建材卖场合作搞一个专场团购,公布的他所经营的木地板价格低于自己近两年来正常销售价格,彭总打电话到厂家核实,厂家表示团购网报的是虚假价格。随即彭总又来到该卖场一探究竟,分销商竟是熟人,他告诉彭总,网上价格完全是假的,目的只是为了骗取消费者来到市场,不管买不买都是广告。
彭总感言:货比三家,去卖场前最好先核实价格和对应的品牌,避免盲目跟风,做了无用功。
讲述人:业主李女士
近日,某品牌陶瓷在杭州组织了一次团购活动,报名参加的业主不仅能买出厂价产品,还能享受免费吃住游,于是业主李女士得知后也参与其中,最终100多户业主共下单230万元的产品。
李女士表示,商家团购价格是放到了底,比较让业主们满意,但硬伤也来了,商家的团购无法突破单一品牌团购的局限性,为了弄齐装修所需的建材、家具品牌,他们还要全国各地的奔波去购买其他材料,感觉非常的辛苦。
李女士感言:如果有一条龙服务该多好啊!

家居团购遇瓶颈 售后服务没保障维权更难
消费提醒:团购三大秘籍
团购本意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团体购买物品,而享受量大从优的待遇。但随着蜂拥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团购形式,团购到底是“团体受惠”还是“团体挨宰”?在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问号。消费者该如何才能火眼金睛的识别假团购?
秘籍1:不要盲目相信现场砍价师
团购现场通常都是砍价师一出马,商家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出血卖“赔本价”。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赔钱商家还乐此不疲地参加团购?据知情人透露,现在的网络团购都会向商家或参与企业收取一定的广告费与组织费,2000-20000元不等。或许打折的幅度和底价早就已经定好了,就等着你现场冲动下单。不过这样了解底价以后,再货比三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秘籍2:保留发票,先交少量定金
现在很多来参加团购的商家都只带几款样品,大部分消费者在团购现场看不到实样。这种情况下,即使商家给的价格很优惠,也不能交全款,可以考虑缴纳少量定金。
很多时候,团购组织者会打着某大品牌的名义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现场参加的大品牌很少。现场很多杂牌虽然价格很低,但产品质量、服务等各方面都无法保证。如果现场签合同,一定要注明产品的材质、产地、等级。验收时要多加留意,保留发票、单据,甚至谈话记录等相关单据。以便于事后退货或者维权。
秘籍3:先试探性的购买小件物品摸清底细
对于一些商家,如果你实在不知道他的底细,应该抱以谨慎的态度,可以用小规模试买的方式有效规避风险。等待对商家的产品和信用度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做出进一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