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市民来信向本报反映称,随着养狗的市民越来越多,部分人任由犬只游荡在市区公共场所,或者随意拴在主人家门前,对市容环境和市民出行带来卫生和安全隐患。
滥放乱拴暗藏隐患
8月21日上午,笔者对市区犬只放养的情况进行了走访了解。在富民路、在九坊路、四坊路等市区路段,都不难发现犬只的身影,放养或拴在自家门前的情况更是多见。
在四坊路,笔者正好看到一位过往的市民,在人行道遭到一条大白狗“突然袭击”有惊无险的情形:该男子经过一户居民家门前时,拴在门口的一条狗突然冲向年轻男子张开大嘴要咬过去,幸好被拴住的绳子紧紧拉住,于是这条狗扯着绳子不停地狂吼。走访中,遇到过类似情形的市民并不在少数。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疫苗接种室一位姓郑的护士告诉笔者,近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10到20个人到防疫站进行狂犬疫苗接种,接种狂犬疫苗的人群年龄段涉及面广,被宠物所伤的地点有富民路、新兴二路、阜民二路等。狂犬疫苗接种登记表上的记录显示,他们大部分是被宠物所伤,还有一些是被市区的流浪犬只所伤。
对此,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管理科科长刘幼平解释,由于近段时间天气炎热,宠物容易发生躁动将人咬伤。刘幼平提醒市民,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感染狂犬病死亡率几乎100%,被犬咬伤或抓伤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预防极为重要。受犬咬伤或者抓伤后要立即用20%的肥皂水清洗伤口至少20分钟后,并马上就近前往疾控中心或医院就诊。
犬只管理办法正在审核
在市区,随意放养犬只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对此,市公安部门有何管理措施和办法?
市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谢学勤表示,市民被宠物咬伤、抓伤后向派出所报警的案例时有发生,派出所民警一般予以调解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宠物主人赔偿给受害者一定的医疗等费用。
为了更好地对市内犬只进行管理,近期我市公安部门已经通过网络发布了《梧州市犬只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同时将《办法》上报到市有关部门进行审批,目前正在审核阶段。《办法》将对市民养宠物作一些行为规范和管理规定,尽量避免宠物带来的安全隐患、卫生和环境等问题。
谢学勤呼吁市民养犬物做到以下几点:养犬物到市局治安支队申办相关证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犬主应当将自家的犬只管理好,防止伤及市民和污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