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饼?厂家已经不生产好多年了。”中秋临近,记者走访发现,梧州旧时“盛极一时”的中秋食品猪笼饼,由于机械化制作工艺的普及,近年来已渐渐退隐江湖。有市民建议,月饼生产厂家应传统中秋食品的潜在商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让有地域节日特色的传统食品得以“重生”。
猪笼饼形似烧猪,是装在竹编彩色小笼子的烘焙类糕点,凭其“猪笼入水”的寓意和逗趣的外形曾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猪笼饼用一张淡黄色的油纸包裹着,小猪油亮油亮的。”提起猪笼饼,年近50岁的市民周德兰的记忆回到了童年时代,尽管周女士的小孩已经20多岁,她不买猪笼饼也好多年了。如今,当周女士想买猪笼饼送给晚辈时,却发现市面上很难找到了。和周女士一样,许多“老梧州”都记得以前每到中秋节悬挂销售的猪笼饼。梧州的70后、80后表示,七彩的小竹笼,胖墩墩的猪状小饼总能勾起很多童年记忆。
猪笼饼曾“盛极一时”,它的盛行除了别致的外形招人喜爱,还因其有着独特的寓意。市大东大酒家总经理黄颂东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本来就是旺财吉祥的灵物,民间流传着猪笼饼寓意“猪笼入水,多财多福”。象征吉祥的猪笼饼无疑为中秋的团圆多加一层美好祝愿。
是什么原因让承载一代人记忆的猪笼饼逐渐消失?8月27日,桂香苑振兴店的工作人员道出了个中缘由,自从禁止纯手工生产月饼后,月饼生产厂家均采用机械化生产线制作,猪笼饼需要手工打制,桂香苑实行机械化制饼后已基本上不生产猪笼饼了,“除非接到大量的生产订单。”对此,大东大酒家总经理黄颂东也表示,由于猪笼饼外形有别于非圆即方的月饼,暂无法实行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此外,猪笼饼的包装也更费人力物力。出于成本考虑,已采用机械化生产月饼的厂家都不再生产猪笼饼了。
机械化的制作工艺导致传统手工食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少市民为此感到可惜,“传统食品还没来得及在新生代的小孩当中留下印记就濒临消失了。”为此,不少市民希望有厂商看到传统中秋食品的潜在商机,并对此加以开发利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结合,让有地域节日特色的传统食品“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