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县水资源丰富,浔江自西向东贯穿藤县而过,在绵延一百多里的水面上,一座小岛格外引人注目,一是源于她的名字,二是源于她的英雄气。她就是西江内河第二大岛———禤洲岛!
翻开字典,“禤”只有一种解释:姓!但禤洲岛乃至整个藤县,姓禤的人并不多。据史传:当年三朝元老冯京的后人,为了躲避蒙古人的追杀,逃到这个岛上,并隐姓埋名改姓“禤”。
我们姑且不去研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让我们用诚挚的心,去欣赏禤洲岛的美丽,寻访禤洲岛的传奇,去领略禤洲岛的英雄气。
禤洲岛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我们乘船从藤县码头直下约45分钟后,美丽的禤洲岛便映入眼帘:放眼望去,满目翠绿,高耸的翠竹,茂密的树林,将小岛包裹在绿色之中。漫步在竹林小径,微风吹过,翠竹随风摇曳,从竹叶缝隙投射下来的光线也随之千变万化,行走其间,竟恍如置身于光影迷离之中,神秘而缥缈。
禤洲岛地处北回归线,是有名的花果山。岛上瓜果遍地,花果飘香。荔枝、龙眼、石榴、黄皮等遍布全岛。而作为藤县的后花园、菜篮子,禤洲岛上农作物也异常茂盛,其中以黑皮冬瓜最为引人注目。在一片片呈列状分布的黑皮冬瓜大棚内,一个个黑黝黝、胖嘟嘟的黑皮大冬瓜,仿佛在暗中较劲一般,长得是一个比一个大。
“河山赖有英雄气!”禤洲岛这个美丽的小岛也是有英雄气的。民国时期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军委会后方勤务司令部副总司令,为台儿庄战役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战区对日抗战指挥司令李宗仁颁授“抗日英雄”的石化龙将军就出生在禤洲岛上。
走进石化龙将军的故居,白墙灰瓦的小洋楼跃然眼前,回廊式的建筑,简朴中又不失庄严肃穆。走廊、门窗、屋檐样式简洁明快,显得平实而淡雅,低调而沉稳,一如将军的为人,虽战功赫赫却务实稳重。
禤洲岛不仅出英雄,还出英雄树。广西最大的木棉树就长在禤洲岛,要五六个人才能将其合抱。大树高耸挺拔,直插云天,众多的枝条,简练而爽快,每年春天,一朵朵碗口大的木棉花迎春绽放,恰似高擎着一树的火,在春日熊熊燃烧,具有火树红花的英雄气魄,这或许就是其被称之为英雄树的重要原因。
一阵节奏激昂明快的锣鼓声从远处传来,我们循声寻去,在一幢小洋楼前,一群十多岁的孩童正在敲锣打鼓,一只满身金黄的狮子随着鼓乐声正在舞动,时而在参差不齐的如碗口大小的铁桩上跳窜翻滚;时而在拇指般粗大的绳索上行走弹跳,如履平地。一招一式,把狮子的喜、怒、醉、乐、猛、惊、疑、醒等神态、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让人目瞪口呆,拍手称奇。
走进舞狮领队人的小别墅,眼前的景色让我们为之一震:墙壁上、展示架上摆满了奖状、锦旗、奖杯,“第六届世界狮王争霸赛冠军”、“东方狮王”、“世界狮王”、“南狮王”……各项殊荣和美誉数不胜数。这支由禤洲岛的农民自发组成的狮队成立于1995年,队长和队员都是禤洲岛的农民,学员来自禤洲村的中、小学生,他们利用农闲、课余进行训练。没有资金,自己筹措;没有道具,自己动手制作;没有场地,自己动手开辟。这一支农民狮队,凭借自己对舞狮技艺的热爱,凭借禤洲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凭借禤洲岛人坚忍不拔的意志,走出了禤洲,走向了世界冠军的舞台,创造了农民狮队的传奇。
“上苍垂爱南粤地,遗下浔江一明珠”。相传,这是当年李白游藤县南安镇禤洲岛时,因惊叹禤洲岛的美丽而有感而发。如今,时代赋予了这颗明珠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西江黄金水道的构建和完善,这颗处在黄金水道中的明珠必将焕发耀眼的光芒,我们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