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美国报废卫星今“砸”地球 可能坠落于南太平洋

http://www.wzljl.cn    2011-09-24 11:18    作者:    来源:新京报

美失控卫星今日"砸"地球,科学家推测南太平洋最有可能成为其坠落地,击中人的概率为21万亿分之一。

    一颗失控达六年的美国科研卫星日前引起各方关注,因为它将在9月24日坠落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有科学家们推测,南太平洋最有可能成为失控卫星的坠落地,它击中人的概率有21万亿分之一。此前,俄罗斯航天兵部队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宣称,处于失控状态下的美国卫星碎片将坠入印度洋克罗泽群岛以北海域。

    美国失控卫星即将撞向地球

    卫星2005年失效

    美国宇航局(NASA)的专家23日警告称,该国一颗在1991年发射,并于2005年结束科研使命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将在24小时内返回地面。由于这颗卫星已经失去了动力,将在太空中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坠向地球。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尚未被烧毁的部分可能会给坠落点当地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的前提是它会坠落到人类生活的区域。”

    不过,美国媒体援引专家的话称:“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大,因为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区域都是海洋。”

    之前有专家预测,北纬57度到南纬57度的广大人口密集区都“不能掉以轻心”。有科学家则根据卫星坠落轨道进行模拟试验,推断其最大可能的坠落地点位于南太平洋附近。

    最大碎片重160公斤

    虽然美国失控卫星的整体体积很大,但是据科学家的推算,通过大气层之后,除了被高温烧毁的部分之外,只有26块碎片会降落到地球上。这些残存的碎片有大有小,包括轮圈、不锈钢电池、钛合金的燃料箱等,预计最大的一块碎片将有160公斤重。

    按照美国媒体引述科学家的说法,人造航天器的碎片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飞驰和坠毁,但由于大气层的保护,很多碎片来不及坠落到地面就被燃烧殆尽,有些变得很小,已经没有多大威胁。更大部分的碎片都坠落到了大洋里,永远不为人类所知。

    据测算,卫星碎片击中人的概率只有21万亿分之一。美国航天工业公司的负责人比尔·阿罗尔称,自从人类发射飞行器进入太空以来,只有一人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小碎片划伤了肩膀,“这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唯一一项人类被击中的案例”。(张乐)

    失控卫星一度经过墨尔本上空

    维多利亚州政府称其与地面直线距离仅100公里

    闻听科学家们的推测,澳大利亚政府一度十分紧张,并密切留意美国失控卫星的一举一动。

    当地时间23日下午,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官员透露,根据他们的监测,卫星已经通过墨尔本等大城市,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本土的危险基本解除。“肉眼很难看到它,它还没有进入大气层,但这条路应该不会太长了。”

    该州政府发言人佩里·维拉霍斯表示,美国失控卫星在当地时间23日下午时通过了墨尔本上空,与地面的直线距离仅有100公里。

    澳大利亚民众之所以对失控卫星非常关心,是因为历史上该国经历了一次比较著名的卫星坠毁事件。该国东南部小镇艾斯珀兰斯,曾于1979年被一块坠毁的卫星碎片“击中”。由于卫星属于美国政府所有,小镇政府向美国政府寄出了一张罚单,要求美国人为“乱扔垃圾”支付400美元的罚金。然而,美国政府对此未予理睬,直到2009年美国一家广播公司才替政府交了这笔“罚金”。    (张乐)

    难以避免失控卫星撞地球?

    有规划 失控卫星也听话

    9月以来,失去控制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让人皱起眉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说,此次卫星撞地球的麻烦本来可以避免。假使在燃料充足时,将卫星引导到不易坠落的更高轨道,或是操控它坠入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坟场”,就不会有今天对地球的威胁了。庞之浩说,有关国家应该更加科学地规划,让每个航天器都能“听话”地找到归宿。

     失控卫星撞地球的真正威胁何在?

    燃料箱难烧毁 碎块砸地

    庞之浩说,失控卫星对地面的主要威胁来自于体内的“硬骨头”。部分卫星的关键部件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制造,而燃料箱的结构设计一般非常坚固,这些部件在卫星坠入地球大气层时难以全部烧毁,残留的碎块会砸向地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碎块会落到海洋或荒野等无人区。另外,美国等国家现在已经有能力在碎块坠地前约2小时较准确地预报坠落地点,因此受威胁地区的人员有时间疏散或躲避。

      怎样控制航天器坠地威胁?

    将退役航天器引入海域

    庞之浩说,目前有5种控制航天器坠地威胁的方法:一、把退役航天器转移至不妨碍其他航天器运行的轨道;二、将退役航天器引导坠入指定海域;三、体积较小的航天器可以任其自由坠落,在大气层中完全烧毁;四、当航天器坠至距地球很近的太空轨道时,用反卫星武器将其炸成碎片。这种方法通常只对涉密航天器使用,因为如果实施得不好,航天器碎片向上飞,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五、使用航天飞机等大型载人航天器捕捉退役航天器,带回地面。但由于美国航天飞机退役,目前这种方法已经无法实施。

    新华社记者 栾海

编辑:黄祎婧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特殊公交线路等车难 因受上下班高峰影响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