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农村留守老人 孤独的守望者

http://www.wzljl.cn    2011-10-03 13:06    作者:    来源:梧州日报

    

  甘美兰给孙辈们盛粥。每天,照顾孙辈们的生活都花去她许多精力。

  岑溪市糯垌镇黄堂村的李承泽护理庄稼时不得不带着4岁的孙女一同前往。

除了照顾孙儿,日常家务也是甘美兰必不可少的工作。

    镜头二:照看孙辈忙忙碌碌

    9月29日,在岑溪市糯垌镇黄堂村甘美兰的家里,门前大大的院子是孙儿们的游乐园,3层屋子是课堂。屋里屋外从不缺少人影,却看不到一张青壮年的脸孔。家里就像个幼儿园,她和老伴李承群则是园长。

    这是黄堂村一户普通人家的景象,年近七旬的爷爷奶奶和他们7个调皮捣蛋的孙子孙女,这就成了一个典型的留守老人的家庭。像这样的家庭,黄堂村还有很多。总人口4600人的黄堂村,有1200名年轻人外出务工,造就了100多户像甘美兰夫妇一样的留守老人家庭。

    甘美兰今年64岁了,她和老伴李承群养育了三个儿子,这两年儿子们相继外出务工:老大去了广州的鞭炮加工厂做工人,老二在梧州的码头开叉车,老三高中一毕业跟随哥哥们外出务工的脚步,去了深圳一个高尔夫球场工作了。

    儿子们奔了前程,留下了7个孩子给两位老人照看。如今,7个孙子孙女中,3个已经到了镇上或岑溪市里的初中住校读书,3个还在村里读小学,最小的孙女只有3岁,每天都要寸步不离地跟着爷爷转。

    孩子们还小,调皮、打架、生气甚至闯点小祸是常有的事情,劝架和调停是老人们常做的事情。两位老人每天照顾这几个小孩子就已经很劳累了,却还要耕作家里的两亩田。“自己家的田,总要种的,总不能丢荒。”刚从稻田里忙完回来的李承群说。在李承群看来,种田不仅是一个农民养活家人的手段,更是一个农民应该坚持的本分。好在农忙时,在梧州工作的二儿子和儿媳都会赶回来帮忙,这才让他们还不至于累坏。

    中午11点半,一阵吵闹欢笑中,3个上小学的孙子结伴回到了家,他们撒开黑脏开裂的赤脚丫,蹭蹭蹭地跑进厨房,人手高举一只碗,等着甘美兰把粥舀到碗里。

    “一个星期买一次肉,平时能吃饱就行。”甘美兰说,他们每天5点就得起床给孩子做早餐,催他们上学读书。甘美兰每天早上会熬好两大锅白粥,作为孩子们的早餐和午餐,晚餐才会炒点菜,偶尔还买点肉。

    这样的日子是漫长的,全家团聚的日子只有过年的那短短几天,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都是两个老人在持家。煮饭、喂猪、种田、照顾孙辈,老人一忙就是一天。儿子们经常会打电话回来,但寄回来的钱也只够孩子们上学。

    李承群曾做过二十多年的村干部,他说他最大的希望是孙子们都能考上大学。家里墙壁上显眼的位置,整整齐齐地贴了几面奖状,这是孙子们在学校获得的荣誉,上面鲜红的“三好学生”、“第二名”等字眼,让李承群和老伴看到了希望。

    ● 深度解说

    照顾孙辈心有余而力不足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青壮劳力的外出,像李承群夫妇这样的农村留守老人,大半接替起了本应由青壮劳力承担的农业生产、监护小孩等责任,这种变化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

    一、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在记者接触到的留守老人家庭中,超过一半的留守老人的耕种面积不低于1亩,部分老人的耕种面积甚至多达四五亩。

    由于缺少子女协助,很多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留守老人却要承担起繁重的生产劳动。这些留守老人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无形间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隔代培养力不从心。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时很难把子女一同带出,导致农村隔代监护现象十分普遍,不少留守老人同时监护两个以上孙辈。隔代监护使留守老人不得不再次经历抚养过程,承受沉重的照料负担。同时,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水平整体很低,祖辈相对落后的文化水平、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和性格发展。藤县藤州镇潭东村党委书记梁全才告诉记者,由于父母的缺席、祖辈教育方式的落后和沟通不够,村里一些少年儿童逃学、打架甚至小偷小摸等现象时有发生。

编辑:黄祎婧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特殊公交线路等车难 因受上下班高峰影响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