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评论:质疑救人比“见死不救”更可怕

http://www.wzljl.cn    2011-10-19 09:27    作者:林萧    来源:西江都市报

    近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肇事司机逃之夭夭,随后女童被另一辆小货车再次碾压。长达7分多钟的时间里,共有十几个人从她身边走过却不肯伸出援手,直到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出现救人。陈贤妹的儿媳对记者说,她听到有人说婆婆是“想出名、炒作”,不由感叹“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

    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一句简单的反问,却饱含了许多的无奈与辛酸。

    在“好人反被诬”几乎呈现“常态化”的当下,路人“见死不救”固然有人情冷漠的原因在内,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敢救、怕惹祸的心理在作祟,这与不健全的法律保障有莫大关系,救人者如果自己没有充分证据,就只能面临“被诬”的境地,如此一来,还有谁敢轻易施以援手?

    如果说“见死不救”的做法尚且值得争议,那么对于救人者却被质疑“想出名”的说法就显得不可理喻,甚至是非正常人的思维。试想在路人纷纷冷漠的情境下,一名58岁的拾荒老人不顾一切地救人,其善举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与褒奖,却反过来受到质疑,被认为是“想出名”,不仅让救人者及其家属陷入失望和痛苦之中,更是对类似救人行为的极大打击。

    很显然,作为一名拾荒老人,在遇到两岁女童被车碾压的突发事件时,根本没有时间容许她产生这些想法,只是作为人性最根本的善举实施救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救人的善举是“炒作”,我倒情愿这样的“炒作”越多越好,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去做,这个社会的善行无疑会越来越多,因为在善意的“炒作”与挽救生命面前,彰显的是最朴实的人性关爱之美。

    事实上,在公众的眼里,拾荒老人陈贤妹的举动只是单纯的救人,她的善行不仅值得尊重,而且也让那些流言蜚语不攻自破。尽管认为救人“想出名”的人毕竟是少数,但这一现象却不容小视,在一定程度上,质疑救人“想出名”远比“见死不救”更可怕,它折射的或许才是某些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

    我们在呼吁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也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因为只有从根本上给予公民更多的法律保障,才能让更多的善举无所顾忌,进而释放每个人心中的善良。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特殊公交线路等车难 因受上下班高峰影响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