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赵洋) 在苍梧县龙圩镇大恩村,有一群特殊的“地震预报员”,它们不是仪器,也不是电脑,但在灾难来临前却能发出绝佳的预警,它们就是大恩鸡场里的一万多只鸡。从2010年起,鸡场负责人黎福安除了日常的种鸡饲养外,每日还要监测鸡群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鸡群有异常现象,马上向地震局汇报。而大恩鸡场只是我市35个动植物宏观测报点之一,这些观测点通过对动植物的异常变化进行震前监测,辅助地震预报。
11月8日,市地震局在向来梧调研的国家地震局和自治区地震局汇报时指出,我市“三网(灾情网、宏观观测网、宣传网)一员”防震减灾体系正不断完善,防震减灾事业每年都踏上一个新台阶。
据市地震局提供的资料,在我市有地震历史记录的近1000多年里,我市共发生过90多次地震,其中最大的为4.8级(1736年4月21日岑溪西北),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份发生在岑溪市的2.5级地震。虽说我市是少震、小震区,但未来仍会受到广西两条最大断裂带及华南沿海地震带的影响。
在基层地震预警方面,我市全市各县镇均任命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三城区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均明确了防震减灾联络员;全市范围内的35个动植物宏观测报点正发挥积极的作用。还拨出专款,购置一台地震计,结束了我市无微观地震监测手段的历史,解决了我市近震、小震监测手段短缺的问题。
目前,我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已经启动,还成立了以消防支队为骨干的地震应急救援大队,并积极筹备两广2011年度地震应急联动综合演练。在应急疏散演练方面,全市中小学校保持了常态化,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作为师生安全必修课,每个学期里都要举行两次以上。此外,我市近年成立的“梧州市中学业余地震灾情速报网”,在对50万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