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米—26直升机扑灭市区山林火灾的事情已过去了一天,但市民的关注热度依然未减。27日,我市零距离网站上,“飞机贴”依然占据不少版面,国家林业局西南航空护林站百色站梧州基地工作人员也通过本报回答网友的一些疑惑。
网友:米—26灭的是火烧的是钱
当天下午,富民二路东山里南侧山体发生山火,在我市执行秋冬季航空护林任务的米—26直升机频繁来往火场和西江,吊起一桶桶的水,再赶赴火场上空洒下水弹,让火势迅速得到控制。
但网友“阿二”提出疑问:“米-26发动机燃油消耗非常大,达每小时2.5吨,约3000升,灭的是火烧的是钱。”网友“低调小青年”认为,“这点小火在那个地方根本烧不开。飞机使用的必要性很值得关注。”“如此大功率的直升机频繁盘旋在闹市上空让人震惊。”
网友“八哥哥”表示,“飞机并不是飞行在东山冲到西江边最短的直线距离,而是飞到了南岸飞机场,而且还沿着西江边飞了好远,比较像是演习。”
梧州基地:扑救森林火灾要打早打小打了
面对网友的疑问,国家林业局西南航空总站百色站梧州基地工作人员表示,任何森林大火都是由小火控制不及时而引起的,发现火情后,直升机扑救森林火灾的一般的做法是“打早、打小、打了”。打早就是根据飞机发现早、行动快的特点,趁着初发火势尚未蔓延,及时进行灭火;打小是指趁着小火容易扑灭的特点,抓紧时机灭火;打了就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彻底把林火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时山火距离山边的数十间民居不到十米,加上风干物燥,形势非常严峻,火势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如果任由事态发展,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基地飞机迅速出击、高效灭火,正体现了航空灭火工作者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的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紧迫的使命感。
关于飞机没有沿“东山冲到西江边最短的直线距离飞行”的问题,工作人员解释,护林救火是一项认真、严肃的政治任务,救火时飞行员不会“表演”。飞行员未直线飞行涉及到两个技术问题:一是米—26直升机数日前才进驻梧州市机场执行任务,当天驾驶员正在进行适应性飞行训练,训练中突然发现火情,立即返回机场安装灭火的吊桶设备;二是当吊桶内的水洒完后,直升机必须赶赴火场附近的江河取水,取水环境有严格要求,米—26直升机的旋翼有40米长,取水时飞机也是悬停在水面上方30余米左右,这时直升机两翼仍在高速旋转,一旦触碰到障碍物,将对直升机飞行安全带来影响,因此选择取水点必须十分谨慎以确保飞行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江河水面宽度要在50米以上,水深必须在5米以上,附近航道上没有船只来往等要求。当天,由于河道上来往的船只及西江江河低水位等原因,让飞行员不断尝试变换取水点,这让部分市民产生了一些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