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离网讯 (记者 陈疌 通讯员 张璐)12月2日,梧州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梧州市政府”)与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梧州市举行无线城市建设签约暨启动仪式,助推梧州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至此,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已全部与全区14个地市政府完成了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大步迈开了无线城市群建设的步伐。
梧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勇,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雄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凯与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雄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黄跃军、李新元、吴浩岭等梧州市党政军领导以及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副总经理何志力等领导共同见证签约。
无线城市是由政府主导、中国移动建设,最终实现全体市民共享的一项民生工程,初期涉及10个重点领域和50种重点应用。根据协议要求,双方将就加快建设梧州无线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无线城市建设和应用、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未来三年内,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将投入9亿元用于梧州无线城市建设,以移动信息化手段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实现梧州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市民互动,并重点推进市民生活信息化和智能城市管理,有效提升梧州市城市品牌形象。
另外,双方还将丰富完善无线城市信息化应用,重点推动数字工业园工程;西江航道、海事、港务、物流、电子口岸等信息一体化工程;掌上平台推广信息化工程;重点行业信息化工程;移动手机查询支付应用工程;数字社区和家庭安防工程等六大信息化工程及其他领域的物联网重大应用。双方的合作将加快梧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助力推进梧州市以掌上多媒体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为打造千亿元信息产业提供基础保障,从而推动梧州市在“十二五”期间打造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国家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特色产业基地。
梧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勇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我市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无线城市”,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信息枢纽港作为重大战略之一,并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与我市签订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于进一步夯实梧州信息化基础,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推进富民强梧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梧州市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梧州的发展,为公司各项具体业务的开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推进梧州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雄在致辞中表示,无线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广西公司积极响应梧州市人民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富民强梧”新跨越战略的重要体现。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与梧州市政府的全面合作,全力支持梧州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
据悉,在无线城市建设的前期工作中,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梧州分公司将自身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网络、服务、技术与业务等方面的领先优势,重点聚焦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企业生产管理以及本地特色行业服务等应用,着力推进以TD-SCDMA网络为核心的西江黄金水道“无线数字航道”建设,在政务、警务、金融、电力、教育、医疗、农业、物流、宝石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积极进展,共覆盖全市700多家集团单位及各个县域,为无线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无线城市”正在成为继“水、电、煤气、交通”外的第五项城市基础设施,全国“无线城市群”建设的步伐也在悄然加速。
国内多省启动无线城市群建设 强调业务应用
近日,据中国移动透露,全国已有大约35个城市正在建设无线城市或已提出相关计划,同时也有不少省份开始建设无线城市群。
据了解,“无线城市”起源于2001年全球开始大规模建设Wi-Fi热点;2002年,美国费城首次提出“数字城市”概念,并于2004年7月提出了“数字费城计划”,成为全球最早提出建设无线城市计划的城市。三年后的2007年,全球在建的无线城市超过1000个;到2010年,全球已有大约1500个无线城市,全球城市无线区域网络的覆盖面积超过32.5万平方公里。另一方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无线城市建设已由仅关注无线宽带接入,进入到了“无线接入与应用并重”的新阶段,有人称之为“无线城市的2.0时代”。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已经有1500个城市正在建设“无线城市”,“无线城市”热潮势不可挡。在我国,“无线城市”主要由政府主导、中国移动建设,最终实现全体市民的共享。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电信运营商主动承担了创新模式的主导角色,这让“无线城市”获得了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可能。中国移动将“无线城市”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性的拓展,提出了“无线城市”的建设计划,由无线网络接入发展为无线网络接入 + 移动信息化应用。“无线城市实质上就是‘我的随身互联网’,具有个性化、移动和互联网的随时随地随身的特征,对市民的影响是多层面、深层次的。”
在国内,目前已经有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珠海、广州、深圳、扬州、厦门等大约35个城市提出了建设无线城市的相关计划,或者已经开始建设无线城市。其中,厦门是国内第一个TD无线城市;上海是国内第一个正式运营的无线城市;北京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城市;而香港以“政府投资、购买服务;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的模式启动全城免费Wi-Fi服务。
与此不同的是,不少省份已经开始尝试无线城市的群集建设。2009年9月,中国移动率先提出“无线城市群”概念,并在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江门、中山等城市试行,以“2G+3G+WLAN”混合组网模式,建设无线城市的网络覆盖、门户平台、业务应用以及运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向市民提供各种无线城市业务。
江苏、福建、四川、安徽、河南、江西等多个省份已宣布将斥资百亿元正式启动无线城市群的建设,预计总投资达到数千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