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前段时间,有市民反映因为物业公司撤出了其居住的小区,导致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损毁严重,车辆乱停现象突出,公共绿地甚至被人围起做了菜园子,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像这类没有物业公司的小区该如何管理,不少读者投稿参与讨论。
■ 问题反映
小区无人管 居民多不便
原市橡胶厂近150户职工及其家属居住的上三云路21-29号这个小区,在市橡胶厂没改制前,物业管理方面的所有事宜均由厂里的相关部门全权负责。但自三年前市橡胶厂改制后,这个小区便处于无人过问、无人管理的状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原橡胶厂旧址被重新开发,此前有车一族停放车辆的车棚已被拆除,不少车主于是把车停放在小区内的空地上,加上小区治安无保障,仅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小区便发生了两起摩托车被盗事件。
此外,小区内已经两年多没有路灯了,居民夜间出入都要摸黑行走,提心吊胆。 (刘汗)
■ 建议
推选居民代表成立业委会
物业公司的无奈撤出,对小区住户的影响不可谓不大。面对小区公共设施的损坏、乱停车等问题,有的住户为以前不交物业费后悔,有的住户在抱怨缺乏公德心的邻居和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可大部分人宁愿忍受各种不便,都不会想到从自己做起去解决眼前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无物业管理的小区里,与其等管理部门来干预和协调,还不如住户积极行动起来,为管理好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办法。以组织的名义行使业主权益,远比个别住户单打独斗要有效得多。住户们可以在小区住户中选派几名热心又有空闲时间的大叔大妈作代表,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然后通过业主委员会进行各项管理事务。
其次,小区住户还可争取社区的支持。按规定,无物业小区的日常管理由社区进行统一管理,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也可以在社区的组织下进行。社区的参与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社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更丰富,熟悉组建业主委员会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物业管理的相关工作,可以增强住户的信任感和配合度。 (小荷)
对于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出现的环境脏、乱、差,车辆随处乱停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建议:首先小区要自发组织小区居民参与投票,推选出业主代表成立业主委员会。居民每户按月交纳一定的费用,由业委会统一收取、管理,用于聘用保洁、安保等人员,负责保持小区卫生、维护小区治安等工作。业委会可定期把所有收支明细公布。此外,业委会还可经常与小区所在的社区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得到帮扶和支持,不断提升小区管理的水平。 (吴家宁)
小区管理不一定要完全依赖物业管理公司,居民也可成立业委会共同维护小区的环境,管理好小区。
居民要把热心公益事业,有能力、负责任的业主推举到这个工作岗位。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就业委会、公共物业与公共权利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对业主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业主逐渐成为“成熟”的居住者,进而关心、支持业委会工作,自觉参与小区的管理服务。 (覃雪英)
笔者建议每一幢住宅大楼由业主选出代表成立业委会,然后业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小区的治安、消防、卫生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双休日,业委会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打扫楼梯、电梯、公共通道等地段的清洁,以及给花园、绿化带的花木种植淋水除草,不仅可清洁小区环境,也能增进邻里间的感情,如果邻里间出现矛盾还可以由业委会进行调解和解决。总之,业主们通过共同努力,营造出“小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小区管理就会出现新气象。 (谢付生)
社区居委会介入管理
物管公司撤离小区,不仅有市场的原因,也暴露出一些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如一些业主常年不交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造成物业管理难以继续。笔者认为,当物管公司撤离小区后,该小区所属辖区的居委会应该介入管理。社区居委会要对小区内出现的矛盾进行调解、帮助管理好小区,并在小区居民的同意下,帮助小区成立管理机构,由社区居委会进行不定期监督。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模式,小区环境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邻里之间也一定会更加和睦。 (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