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郑玉华)临近年末,网上网下的商家已纷纷打响促销大战,各种形式的低价折扣、“满就送”等优惠活动点燃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但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市民应冷静面对年末商家的促销热潮,理性消费,谨防落入商家的“促销圈套”而徒增不必要的开支。
大型网购网站淘宝网12月12日当天进行的“双12”年末促销活动,大量商家的低价促销吸引了大批市民网上抢购,近日,抢购热潮过后,部分市民发现,原本以为买促销商品可以省下不少钱,结果却是比预算花费得更多。在市区一销售公司工作的胡月玲就告诉记者,她在某品牌服装网店看中已久的一款原价800多元的羽绒服,促销活动当天折后价只需约400元,除了折扣以外店内消费满 499 元还再送100元优惠券,如此丰厚的优惠便坚定了她购买羽绒服的决心,而且只差一点就能凑够499元,仔细搜索却发现店内难觅 100 元左右的商品,衡量价格及实用性之后,她只好又购买了折后约300元的外套,但是另外赠送的100元优惠券却不能抵消当笔交易,要在下一笔交易使用并且使用期限仅限当天,胡月玲只能又买了一条200多元的连衣冬裙,最后胡月玲算了算,她仅在一家店就消费了近千元。
记者随机采访也发现,每逢到了年末商家集体促销时期,像胡月玲一样为了享受折扣,反而陷入“循环消费”的市民不在少数。
为此,市消协提醒市民,临近年末,网上网下各路商家以各种促销形式开展的商业活动层出不穷,市民应根据自身的需要购买商品或参加适合自己的优惠活动,理性消费。
此外,该负责人还提醒,在以往的消费投诉中发现,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搭配赠送的赠品出现已过保质期,不在保修、退换范围等不合法的情况,因此,市民在消费时除了要注意检查商品包括赠品的质量,各种标签、证明是否齐全等方面之外,还要保存好发票、购物小票等凭证,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