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凌晨,梧州市65岁老人张其家因肝癌不幸去世,他的妻子施女士含泪致电梧州市红十字会,表示要完成张老最后的心愿——将他的遗体捐赠出去,让更多的学生乃至社会受惠。而早在一年多前,这两位老人就已双双同时签下捐赠遗体器官的协议: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能捐的都捐出去!
捐赠遗体达共识
夫妇同为志愿者
张老是梧州市第三例遗体捐赠者,也是目前梧州年纪最大的捐赠者。而当初的这个决定,得到了他们儿子以及亲人一致同意,从广东赶回梧州见父亲最后一面的小张表示,自己完全理解父亲的想法。
26日中午,在梧州市松鹤园,来自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广西医科大学的医护人员,在家属的见证下,为张老作了最后的告别。“他太累了,也太痛苦了,只愿医学界尽快找出攻克癌症的方法,让后人能不赴他生前痛苦。”同样签下了捐赠遗体的协议施女士说,张老生前因为肝癌太痛苦了,多次有放弃治疗的想法,是对家庭的责任让他在病魔面前又多坚持了很长时间。自己与老伴在去年年初同时签下捐赠协议,正是希望能够尽己之力回报社会。
张老的遗愿很快得到广西医科大学的响应,据了解,张老所捐献的遗体将用于广西医科大学的科研和教学。
捐赠义举受敬重
清明设专场缅怀
张老的义举再次令人对捐赠遗体志愿者由衷敬重。据了解,2012年7月31日,梧州市43岁肺病患者陈彩园在藤县人民医院去世,根据逝者生前意愿,成功地实现了器官的无偿捐献。陈彩园的破冰之“捐”,使梧州市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得以正式启动。在其成功捐献器官的第二天,全市各大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人体器官捐献成为市民的热点话题。
受多位捐献者的爱心影响,越来越多梧州人加入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在一年之内,梧州接连上演爱心接力,至今已有多名逝者先后在家人的理解和协助下实现捐献器官,挽救他人生命。2013年后,移风易俗、树立丧葬新观念的文明风气在梧州不断发扬,捐献有用器官、挽救他人生命成为许多市民的共识。截至目前,梧州市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已超过50人。去年,梧州器官捐赠人数在广西居第二位。
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自治区红十字会定于3月31日在南宁举行2014年广西遗体器官捐赠者纪念缅怀活动。梧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黄超亮介绍:“考虑到梧州市民对器官遗体捐赠的大力支持,如今,梧州市红十字会也同样计划在清明期间,为这些无私的人作专项追悼会,并计划在将来建设专区,对他们进行纪念。”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素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