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在建高楼没有穿“防护衣”?
工程监理方:该楼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建造
2016-12-08 18:36   西江都市报   见习记者 邓发浩

在建的D栋只有顶部五层围有防护网。 邓发浩/摄

    西江都市报讯(见习记者 邓发浩)在许多梧州市民的印象中,在建的高楼大厦一般都是“穿衣戴帽”的形象,楼层四周会围起防护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施工材料从大楼外围掉落,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近日,西江三路大院里6号楼的何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家附近一栋在建高楼没有设置防护网,他担心如此施工会对地面的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居民:在建高楼无防护网

    12月6日中午,记者来到西江三路大院里6号楼了解情况。记者观察发现,大院里6号楼的西面为原梧州地委大院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工地,而何先生所反映的在建高层住宅楼为改造项目中的D栋,与其所住的6号楼仅一墙之隔。

    在建的D栋位于大院里6号楼西面,目前已建至第18层。该楼楼体四周没有防护网围护,只有在最顶端的5层设有建筑棚架和防护网,13层及以下的楼体则未设防护网。

    据附近居民介绍,随着原梧州地委大院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的推进,大院内许多主要通道都进行围蔽施工,D栋后方的临时人行通道是目前大院居民出入的主要通道。

    记者发现,临时人行通道主要由钢管和竹子搭建,上设由两层竹竿棚架加一层铝制挡板组成的保护棚顶。该通道与楼体最近的距离为2米左右。

    报料人何先生说:“梧州所有在建楼房都设有防护网,为什么D栋只围了顶部?”他表示,施工目前还在进行,D栋与大院里6号楼之间距离较近,该处人流量较大,若在施工过程中有施工材料从高处掉落,极有可能对路过的居民造成伤害。

    今年78岁的大院里7号楼居民谢婆婆说,在大院内居住的大部分是退休老人,如果遇上有物品从高楼掉落,他们根本无法及时躲避。她希望施工方尽快对整栋楼加设防护网

    监理方:工程符合施工规定

    在建的D栋是否符合相关施工规定?记者就此采访了原梧州地委大院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工程监理方——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负责该项目的监理负责人李总监表示,D栋在建过程中完全符合相关施工规定。由于该楼采用先进的铝模板施工工艺建造,所以楼体四周没有全部设置防护网。

    李总监介绍,铝模板施工工艺主要用铝合金模板制成的“爬升架”代替木模板、塑料模板制成的“悬吊架”进行施工。如果采用传统的“悬吊架”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大楼各层进行多次系统的整修,因此楼梯需要全身披上“防护衣”。而铝模板制成的“爬升架”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等特点,可以逐步向上完成每一层楼的整体结构建造,故只需在未建造完成的楼层搭建防护网即可。

    据了解,目前许多大城市的楼盘已采用铝模板施工工艺进行建造,而D栋属于梧州首次采用此种工艺建造的住宅楼。为了进一步保证地面人员的安全,施工方在D栋2楼的四周延伸搭建防护棚架。

    贺州市驻梧州管理处危旧房改造办公室雷科长表示,目前D栋的建筑施工已达17层以上,按照梧州市建筑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为避免高空意外坠物伤人等事故的发生,近日,管理处已公示“从12月15日起暂时封闭D栋后方的临时人行通道”的决定。D栋附近将会成为无人通行的边缘角落,大院里6号楼、7号楼及其他住宅楼的居民需从大院后门进出。待施工完毕后,相关单位将第一时间恢复大院内道路正常通行。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木双镇贫困户欧伟贤靠种植砂糖橘摘掉“穷帽”
桂江一桥更换太阳能电池板
百花冲棚改项目稳步推进 大多居民已搬迁
重点省际通道工程思扶大桥建设加快进度
我市进一步推进新农合跨市“一站式”即时结报
西江三桥主河桥梁段将于春节前合龙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