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谢韵 通讯员 马丽霞 李瑾霞 陆宏敏)日前,记者从梧州市工商局获悉,2016年梧州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和咨询2384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8.87万元。与2015年相比,申诉量同比上升51.7%,消费者举报量则同比上升42.6%。
梧州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接到的2384件投诉、举报和咨询中,消费投诉有267件,其中服务类投诉为141件,占消费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涉及服务类投诉量前六位的分别为: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修理维护、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
“电信服务的投诉比较普通,主要集中在宽带服务、合约手机售后服务和电信套餐领域。”该负责人表示,尽管部分消费投诉仍是往年较常见类型,但随着网络购物人群逐渐增多,消费者对网购的消费投诉也在增长。
如2016年3月3日,市民赵先生通过百度网页购买了一台苹果6s手机,价值1188元,3月6日到货后发现货不对板。3月份,市民何女士在网上订购了100条帕丽朵袜裤,结果发现货品质量与宣传不符。
据统计,此类消费投诉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商家采取夸大宣传,甚至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所购商品与广告展示商品的规格、型号严重不符或是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在主张商家兑现退换货承诺时被拒绝或无限拖延。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商家为了吸收消费者选择预付款消费,通过各种优惠使消费者选择了预付款消费,在选择后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方式主要是消费者选择预付费后,商家往往不愿退款或转嫁消费,消费者退款的难度大。其次是虚假承诺较多,往往最后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最近经常接到的投诉,则是商家以免费试用等手段促使消费者进行后续消费。梧州市工商局提醒市民,在消费时应该多留心眼,避免陷入消费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