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小伙伴们总是一边兴高采烈地逛吃逛吃,一边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
“寻找梧州传统年味”已经成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包括我们这一代已经慢慢成长变老(好不愿意承认)的70后、80后, 集体思考的话题。

眼看2017年春节就要到了,阿布翻开《梧州市志》,倾听老梧州人过春节的种种节庆习俗————
互相拜年祝贺。
正月初一早晨,全家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见面互相祝福“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各家儿孙辈向父母、祖父母跪拜,叩头请安,祝愿长辈“多福多寿”;长辈也祝愿晚辈“快高长大”,然后分发利是。农历正月初七也称为人日,初一至人日期间,亲朋戚友之间互相上门拜年,致以祝贺。

新年第一餐吃汤圆。
年初一,一家人互相进行新年祝愿后,以汤圆作早餐。汤圆是以上等糯米作粉皮,馅心有甜有咸。常见的甜汤圆有糖芯炒花生、糖芯芝麻等,糖水用黄糖加姜煮制。咸汤圆一般用瘦肉粒、虾米、冬菇、葱花为芯,汤圆水也煮咸的。

行大运。
每逢年初一,梧州人在清晨早起,扶老携幼在市区边缘地带走一个“大宽转”,称之为“行大运”。

解放前,梧州人“行大运”路线。
过年街上常有舞狮舞龙表演。
春节期间,街上有舞狮队沿街巡游,敲锣打鼓,威武雄壮,热热闹闹地给商铺贺年。舞龙表演中的龙用竹批扎架,以纸张裱糊或用纱布缝合,少则7节,多则13节。舞龙时,一人持龙头,其他人持龙身,还有一人持火球引龙捕捉,称“龙戏珠”。观看舞龙者,纷纷以鞭炮朝龙身上抛掷。

开年晚上,合家聚餐。
农历初二或初四开年,开年这天,商贾到财神庙烧香拜财神爷,商店开门营业。晚上,合家聚餐,乡村还有舞狮、舞龙、舞鹿儿、唱采茶、舞麒麟、演粤剧等表演。
阿布:其实这样看来,老梧州人过春节的习俗大多数也保留传承至今,但为什么我们仍感觉年味总是差一点呢?
老布丁:我觉得虽然庆祝春节的传统仪式还在,但细节不足、深度不够咯。
小布丁:节庆活动的方式可以创新一下,作为一个吃货,还是很期待包汤圆、包粽子大赛的。
大妈布丁:各种活动的规模再大点,对市民的吸引力就更强了。
2017年春节,大家想怎么过?与其寻找年味,不如创造年味!为了深入挖掘梧州传统年味的文化内涵,打造“梧州好年”主题活动品牌,1月10日上午,我市将举办“原味岭南,梧州好年——2017年梧州市迎新春网友座谈会”,集中网友智慧、倾听网友对于春节线上和线下节庆活动的策划创意。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振饶,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电局、市体育局、市旅发委、市市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各城区宣传部相关领导,还有民间文艺协会代表、旅游行业代表,以及一批在本地论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民代表和微信公众号管理者,将齐聚一堂,就“原味岭南,梧州好年”的主题,展开一场充满创意和巧思的对话哦。
10日上午9点15分开始,梧州零距离网“零距离直播室”将对这个座谈会进行pc端和移动端的图文直播,亲们可以通过点击梧州零距离网的相关链接,进入直播页面;或者关注“梧州发布”、“梧州零距离”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主页面下方的任务栏里可以找到直播链接哦。
当然,更重要的是,亲们可以通过在直播页面的评论专区留言,与座谈会嘉宾进行即时互动。你有什么金点子,也可以通过线上提出来,说不定就被采用了呢!
文字:黄丹婷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