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高远
走街串巷、流动式摆卖是小摊贩们谋生的方式,整治乱摆卖、跨门槛经营是城监执法人员的工作,两者之间无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因此,城监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商户不理解、不配合。日前发生在大东下路的向城监人员砸鸡蛋的事件,就引发了群众的热议。
规范市场秩序,本是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和心声,而为了维护大多数市民的利益,有时就会触犯小部分占道商户的利益。因此,在整治工作中,城监执法人员时常遇到难以言说的委屈。
他们的工作难在哪儿?他们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管理工作量大范围广
近一年来,梧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各城区政府、梧州市城监支队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动,尤其是重点整治各大市场及周边区域的跨门槛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和车辆乱停放等乱象,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良好人居环境,执法人员付出了不少努力。
1月10日,万秀区城监大队来到新兴一路梧州市交通幼儿园前,拆除路边占道的水泥桩。城监队员与施工人员使用风炮、风焊、鎅片、铁锤等工具,把幼儿园门前十多个水泥桩一一破除。
据万秀区城监大队三中队队长莫梁明介绍,全市范围的专项整治行动已经开展很长时间了。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6月30日为万秀区开展新兴、天天农贸市场周边市容市貌的提升治理阶段,执法人员将重点对胜隆里、莲湖居、交通幼儿园周边片区乱摆乱卖、马路市场和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同时提升太阳广场至新兴路口路段、工厂二路至莲花池旁路段的市容环境品质。
如今,城监人员管理的范围更广了,除了整治跨门槛经营、占道经营、私设拦车桩这些常见现象外,还要参与泥头车整治、拆除违法建筑、查处肉档无证经营、拆除不规范广告牌等行动,工作强度大,人员却严重不足,每个队员一天的工作时间最多达到了12小时。
“万秀区城监大队在编的人员只有30多个,部分人员固定值守在万秀区内大东市场、南中市场等各大市场,其余人员机动巡逻,不同岗位人员有不同的工作时间。负责新兴、大东市场和蝶山二路这三个片区的执法人员,工作时间最长,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6点,一天工作12个小时,即使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休息。”莫梁明说。
执法过程常遭不理解
从2014年起,为保证城监人员执法的透明度,同时保证其人身安全,每个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虽然打、砸、抢等事件很少再发生,但他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依然经常遭遇被辱骂、被恐吓。
万秀区城监大队大队长彭达平说:“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心里都觉得委屈。在执法时,我们会先对商户进行口头劝导,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希望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况且,他们的行为已经对市容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有些商户只考虑个人,或者认为城监人员执法时影响了生意,就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回忆起去年发生在蝶山二路的“猪肉档主持刀威胁”事件,不少城监人员都感觉有些后怕。去年国庆节前,万秀区城监大队在对蝶山二路一带进行整治时,发现一家猪肉档商户跨门槛经营,遂要求其把摊档撤回到店铺内,但由于物品多且重,城监人员见商户一人做不来,就帮忙一起搬。不料该商户不但不理解,还大声喊“抢东西了”,周围的观众也跟着起哄。看到有人“声援”自己,该商户随后竟拿出一把猪肉刀,一边挥舞一边说恐吓的话语。
尽管顶受着种种压力,整治市容市貌的工作依然在推进。经过几轮大力整治,如今市区的环境和市场周边的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可是,“执法难”仍是城监执法人员无法忽视的现状。对此,梧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已经通过了梧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的初次审议,且已举行了市民听证会。该《条例(草案)》综合考虑了梧州市近十年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难题,并首次明确了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责任制、责任人及其具体责任。该《条例(草案)》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将公布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