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如今,我市正以该试验区为新的开放发展基点,积极拓展粤桂两地合作领域,加快向先进生产力、先进管理水平靠拢的步伐(资料图片)。 孟亚西 摄
梧州日报记者 杨苑君 通讯员 黄东荣
眼界多宽,舞台就有多宽;心胸多广,世界就有多大。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香港、澳门,在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以及粤桂战略合作等活动中,在开放合作的大舞台上,随处可见梧州“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引资的身影——
梧州,正通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向先进地区靠拢,与先进生产力对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丰富开放合作平台,拓展国际国内开放合作空间,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提升对粤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开放合作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融入大战略,构筑大格局
“三江连五省,总汇在梧州。”站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南山公园的观景台上,远眺对岸青山连绵,俯瞰山下的路网日渐成型,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先规划后建设、先交通后产业的组团型空间布局结构大气横生。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大力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等战略背景下,梧州作为广西的“东大门”、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城市、“三圈一带”的交汇点,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愈加凸显。而在梧州、肇庆交界建立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正是担负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向东开放发展的一步妙棋。
市委书记黄俊华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开放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尤其是在经济工作当中,要把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宽,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高度。去年,我市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落实自治区“四维支撑、四沿联动”开放格局,以向东开放带动全面开放,我市开放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十三五”开局之年,粤桂两省区及我市出台一系列指导、支持试验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方案,为试验区完善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加快了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各项改革创新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开放发展战略实施的步伐。
我市牢牢把握CEPA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带来的开放发展契机,向自治区上报了14个服务贸易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其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红牌智慧家电孵化园项目已入选自治区CEPA项目签约名单,并在广西香港CEPA服务业合作交流推介会上签约,实现我市CEPA签约项目零的突破。
在优化开放发展环境方面,我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拟设立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将全市工商质监、经贸商务、建设交通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权及相关工作,划入行政审批局集中统一行使。同时,推进涉商专员制度改革,目前,全市已有58个部门向社会公开本部门的涉商专员,为300多家企业(项目)协调解决近380多项涉商事项问题。此外,我市在广西率先申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其中农村信用体系采集率和入库率位于全区首位。
去年,我市继续以粤港澳地区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坚定不移地实行向东开放战略,深化与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的发展合作,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发展步伐,积极开展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继续开展点、线、面联动招商,创新方式,强化团队建设,拓宽招商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招商工作提质增效。
2016年,连接港口与园区的赤水铁路专用线首列货运列车开行,为我市扩大开放、开发奠定更加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资料图片)。 李煜荣 摄
积极“走出去”,大力“引进来”
开放发展得有“走出去”的勇气和“引进来”的底气。 实施“走出去”,梧州先行一步。我市以粤港澳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全面拓展东向开放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区域合作方面,去年,我市与茂名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至此我市已与广东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等5个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珠海市横琴新区建立“区区合作”关系,成功召开了梧肇战略合作第六次市长联席会议、梧云战略合作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密集的对外活动,为推动开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市长朱学庆强调,我市要按照“热情招商、冷静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的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招商,分管领导密集对接项目,招商足迹遍及珠三角等先进生产力地区,在对招商引资工作统筹谋划、全面推进,让客商充分感受到我市开放合作的诚意与兼收并蓄、共谋发展的胸襟,引进大批企业来梧发展,“东向”招商取得新进展。
开放的梧州,正吸引外商投资抢滩登陆,其中“两区一城”备受客商青睐。在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论坛有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82亿元;桂粤合作驻点招商大行动中,试验区与多家意向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金额达120亿元,泛珠大会期间签订金融产业聚集区等项目,投资总额达100亿元。苍海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接洽、对接了大量客商,目前,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达成在苍海挂牌成立梧州服务基地合作事宜。苍梧新县城、旺甫工业小镇、六堡茶产业招商引资渐入佳境,考察意向投资的客商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我市把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发力点,再生资源、再生不锈钢、陶瓷建材等产业取得新突破。目前,不锈钢下游产品深加工的金海不锈钢二期已开工建设,以产业集聚整体进园,打造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顺德再生塑料高分子产业园正在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加紧谈判进程。藤县陶瓷产业园区也在往下游产品、配套产品和深加工方面延伸。
外部交通互联互通也为“请进来”的高速动车进一步提速,梧州对外开放发展底气更足了。随着梧州西江机场迁建工程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赤水进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我市正式迈入“铁水联运”时代,赤水码头项目顺利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唯一集公水铁空四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临港经济区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潜力,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进驻。包茂高速(岑水段)正式通车,两广(肇梧)城际铁路启动规划研究工作,广州港、梧州港实现“港港联运”,梧州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完善的立体交通大格局为加快开发和对外开放构建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发展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激发“江”活力,龙头向东舞。回眸“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市在开放发展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度整合区位优势及政策优势,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让西江“流金淌银”。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深化。我市与广东肇庆、云浮等市开展西江水环境联防联治,共同推进西江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综合整治等,着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走廊。
——合作项目逐渐开花结果。粤桂合作温氏现代农牧业养殖项目有望在今年建成投产;肇梧海事共建西江文明航线,签订建立多项协作机制;梧州与广东战略合作各市累计确定战略合作重大事项55 项,重点合作项目108项,总投资超过2232.3亿元。
——省际合作机制不断创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联合管委会组建方案》获得梧肇两市批复,联合管委会在粤桂两省区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挂牌成立粤桂梧云国际农产品商贸园、粤桂(罗岑)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等一批县(市、区)合作平台正在加快前期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展望未来,我市将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新常态下,我市将持续扩大向东开放,按照“雁行阵势”产业布局,加快一批在谈项目落地建设并产生效益;结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将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作为新兴业态产业招商的重点,鼓励企业、新技术、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并从项目策划包装、专题招商推介、重点园区承接、项目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放的时代需要更开放的心态。我市将充分利用好“ 宝石节”“茶博会”等展会活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本地商品推销活动,改善我市投资硬环境(基础设施)和软环境(金融、物流等),增加我市对内外资本的吸引力。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等的沟通,开展多元化、多领域城市形象推介活动,促进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我市,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提升梧州品牌影响力。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昔日的百年商埠,正在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敢为人先的胆略、脚踏实地的干劲乘势而上,加快建成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桂东南城镇群核心城市,成为广西向东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