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赵洋)整齐划一的砖混楼房、风格统一的外墙装饰,与小广场、环村路交相辉映,街道、篮球场、村委办公楼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藤县东荣镇大带新村的新貌。不久前,大带新村获评2016年度广西“绿色村屯”,记者在村里采访时,不断遇到新鲜事。
鸡鸭只能养在自家楼顶
以前,大带村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近年来,为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大带新村村委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召开了多次讨论会,最终决定在大带村班桂组门楼岭建设大带新村。
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村委大胆提出:统一规划建设新村,新农村建房资金由村民自筹,水、电、排污、街道等公共设施由政府整合资金完善。2015年初,63户农户搬进了新村。恰逢梧州市大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村委班子再次提出:要建设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适宜人居的生态家园和布局规范的特色家园。
如今,大带新村的“新”不仅体现在村容环境,也体现在一个个有意思的村规民约中——在村里,每家每户的木柴与杂物不能堆放在房前屋后,鸡鸭只能养在自家楼顶,门前还不能晒谷……尽管这些条件看起来有些“苛刻”,但村民却十分乐意遵守。
果树结了果不能随便摘
1月24日,记者在大带新村走访时看到,一排排黄蝉、红花继木和千里香构成的绿色景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村民们介绍,村里的老人一直以来都认为,自然生长的绿色植物是最好的,但随着村里的年轻人慢慢说服老人家,村里也逐渐种上了景观植物。村民梁华斌说:“植物不同,花期也不同,正因为挑选种植时下了工夫,如今村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花,这样的环境住着才舒服。”
除了有花,大带新村还四季有果。如今,新村里种着80株芒果、40株黄皮、30株枇杷和3株木菠萝,但这些果树的管理也有一个更有意思的规矩——各家各户门前种的果树,村民不能自个去摘。
连自家门前的果子都不能摘?这似乎有点不近人情。然而,大带新村村委认为,宜居乡村建设得先讲规矩,再讲人情。
最终,村民统一了意见,由其中一户居民统一承包果树的种植和采收。果子熟了,难道村民们只能看,不能吃?大带新村支书覃涓鹏说:“当然可以吃,由承包户统一采摘,然后在村里的小操场摆摊,想吃的村民就来买。”
村边田地不能随便种菜
在大带新村,村边也不能随便种菜,这是记者采访时遇到的又一个新鲜事。
2016年初,一些村民贪图方便,在村边见缝插针地种起了一小片一小片的蔬菜。没多久,村委就制止了这种行为。在村民小组会议上,覃涓鹏对村民说,种菜得施肥,农家肥有臭气,会影响居住环境,同时,人人都随便找块地来种,还会引发抢种、抢地,让大家伤了和气。
最终,经过商议,村民都决定不在村边种菜,同时在铲掉青菜的地里,又大家捐资种上了一批果树。覃涓鹏告诉记者,其实,除了这些小打小闹的果树外,大带新村今年还将扩种60亩大青枣、140亩香水柠檬、600亩油茶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村里环境好了,村民收入高了,这才是大家心中的宜居乡村。”覃涓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