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用好扶贫资金 提高生产效率
苍梧县京南镇太平村创新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促增收
2017-03-15 07:26   梧州日报   记者 梁萍 通讯员 梁耀雄

3月10日,在苍梧县京南镇太平村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检查饲料自动投放设备运行情况。梁萍 梁耀雄 摄

    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梁耀雄)连日来,苍梧县京南镇太平村的生猪养殖场每天有60多头生猪出栏,运到梧州通达公司销售。据介绍,这是养殖场的首批出栏生猪,共1800多头,全部销售后可获纯收入20多万元。按照年出栏两批约4000头肉猪计算,猪场年纯收入有40多万元。

    “我们把养猪场作为带领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来发展。”太平村党总支部书记于敏奇说。去年,村党组织和村里的21户贫困户利用国家扶贫小额贷款70万元、经济能人投资30万元、扶贫帮扶单位帮扶10万元成立发宝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生猪养殖基地,并与苍梧县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通达公司合作,采用基地代公司养殖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获取养殖服务报酬。

    于敏奇说,资金缺乏和生产模式落后、生产效率不高是当地群众致贫或返贫的重要原因,如今有了资金、技术的支持和保障,养殖产业发展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贫困户迎来了致富希望。3月10日,记者在太平村养猪场看到,几千平方米的猪舍全部采用密封式、大跨度钢结构模式建设,配套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完善的环保设施,实行全自动投料,并对粪污进行循环利用,现场只需配备两名工作人员。

    “养殖场建成后不再需要其他的资金投入,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由合作社负责,通达公司提供猪苗、饲料、技术等服务,并在肉猪出栏后向合作社支付养殖服务报酬,合作社成员则按照股份获得分成收益。”于敏奇说。合作社采用“1+3+6”的模式进行分红,即村集体经济占一成、经济能人占三成、贫困户占六成,如此计算,贫困户可年均增收一万多元,有了长期稳定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收益。

    贫困户严亚七原来在外打工,后因身体原因回村疗养,失去劳动收入,与老母亲的生活陷入困苦。现在,严亚七加入养殖合作社,不但可领取分红,还到合作社工作按月领工资,生活越过越好。

    在太平村生猪养殖的示范带动下,京南镇计划实施扶贫产业园项目,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发展生猪、蛋鸭、淡水鱼等规模养殖,带动全镇一千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三月三”假期临近 出入境办证迎高峰
市民家中收藏近千册小人书 有人收购也不卖
河西防洪堤(角嘴段)进行堤防灌浆加固工程
机关和企业党员义务植树美化再生园区
梧州永新嘉利印染公司技改实现无污水染色
粤韵清音校园传唱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