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保护利用与普及弘扬并重
全市现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增至23项
2017-03-15 07:47   梧州日报   记者 李欣鞠

    梧州日报讯(记者 李欣鞠)记者从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去年我市新增六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市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达23项。

    新增的六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是藤县申报的藤县八音、藤县杖头木偶戏,苍梧县申报的苍梧抢花炮习俗、苍梧县木犀舞、苍梧采茶戏,以及万秀区申报的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据了解,八音起源于秦汉时期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广泛运用于城乡的红、白事以及舞狮,舞龙、地方戏曲、舞蹈的伴奏等,尤其常见于各类庙会和庆典;杖头木偶戏以藤县方言演出,演出内容多以中国古典小说、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为主;抢花炮是民俗节庆活动,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浓厚的地方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木犀舞以两人合演木犀,一人扮演降兽英雄,配合大锣大鼓衬托气氛来进行表演,全套舞蹈贯穿武功与艺术的演绎;采茶剧是一种杂揉变种的彩调剧,音乐曲调轻灵明快,声调平和;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采用独创的隔纸浸炸烹饪法浸炸,具有较高的工艺、文化、历史价值。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利用和普及弘扬并重,着眼于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保护,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遴选、场馆建设、保护机制建设、专项资金投入等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目前,全市共登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等10个门类17个类别的非遗条目3705个。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三月三”假期临近 出入境办证迎高峰
市民家中收藏近千册小人书 有人收购也不卖
河西防洪堤(角嘴段)进行堤防灌浆加固工程
机关和企业党员义务植树美化再生园区
梧州永新嘉利印染公司技改实现无污水染色
粤韵清音校园传唱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