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阳春三月,在藤县和平镇双垌村组培苗粉葛种植基地,县农业局农广校的技术人员正在给粉葛种植户现场演示、讲解粉葛种植技术要领,附近粉葛种植户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他,听得津津有味。这是该县创设“田间课堂”开展农技服务指导春耕生产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把“田间课堂”农技服务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根据各乡镇不同的产业发展现状,组织由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等组成的农技服务小分队,采取农业产业基地现场培训方式对农户进行现场培训,面对面讲解各种种养技术,为他们解困惑、破难题,帮助他们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同时,该县还创设“农民田间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办了粉葛、砂糖橘、大红八角、蔬菜等多间“农民田间学校”,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担任辅导员,将课堂直接开在田间地头,进行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鼓励农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据了解,“田间课堂”具有“小、快、灵”的特点,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由农民“点题”,农技人员“下厨”,不仅降低了农技进村入户的“门槛”,快速帮农户解决技术难题,而且解决了传统培训中的“消化不良”问题,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农技人员到全县17个乡镇开设“田间课堂”近100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农民田间学校”则根据农民要求和生产需要,已先后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十多场次。
(黄群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