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杨苑君 通讯员 周庆肇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在藤县太平镇泰州北社区,有210只雪亮的“眼睛”24小时站岗盯梢,成为群众身边的保护神。
这是藤县公安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延伸入户“雪亮工程”,发挥“微天网”优势,打造人人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出的“泰州北平安网”。
“第三只眼”为群众看家护院
3月24日上午,泰州北路居民吴柱初又拿着智能手机来社区向工作人员学操作技巧了。别看吴大爷70岁了,他却欣然接受“微天网”这个新鲜事物。工作人员指导他安装好客户端后,点开页面,通过自家新装的小天眼,家里车库的情况一目了然。不过十来分钟,吴大爷就学会了操作。吴大爷边演示操作,边给记者介绍“微天网”的好处:“我家之前装了个小天眼监控家门口,家里现在买了车,在车库也装一个,随时能监控,安心!”
随着太平镇天网建设力度的加大,天网已基本覆盖镇区、村囤主干道、重要交通路口及市场、车站、医院等重要且人员集聚场所。今年以来,太平镇泰州北社区通过建设“微天网”工程,逐步形成了从政府主导的“天网”,到企业单位组织的“小天网”,以及覆盖社区的“微天网”。三网联合,监控网从对公共场所监控,拓展到单位企业内部监控,及至百姓家庭内的小视频;监控触角延伸至寻常百姓家,构建起更严密的社会防控网络,提升群众安全感。
泰州北社区书记梁柱丹介绍起“微天网”赞不绝口。她说:“通过几年的建设,我们镇上的大、小天网已经铺开,今年我们重点推进微天网建设,让其担负起扩大警方监控视野的责任,为强化泰州北社区综合管理、预防打击犯罪和突发性治安灾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目前,太平镇泰州北社区第一批试点共在210户家庭安装了“微天网”探头210个,加强了社区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维护了社区治安稳定。
“雪亮工程”亮四方,百姓出门心不慌。住户家中安装一套小型家庭、商铺式“微天网”监控系统。用户家中有宽带或者wifi网络覆盖,安装一个小“猫眼”即可通过手机实时掌握家中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对话。如果有人闯入“猫眼”范围内,通过人体感应布防检测非法入侵时联动视频报警,可实现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实时提醒,并联动实时视频与现场抓图,当关注区域感应到人体移动时,能发出警报声音告警,手机设置好后,可以收到包括人像及声音内容的短信提醒,实现远程操控,有效预防各类盗窃案件发生。
人人参与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微天网发挥了视角多、视域广的优势,着力服务群众,赢得一片叫好声。在泰州北社区辖区范围商铺林立,不少群众的住房都是商住两用,一楼打开门做生意,其他楼层用以居住、存货等用途。3月24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该社区几乎户户都装有“微天网”,“猫眼”在门口的一角静静守护群众。百兴七街的龚勇基就是太平镇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经营着一家杂货铺,平常铺子生意好时,难免对一些货物钱物看顾不及,总怕贼惦记。“自从装了天网,我就不担心了,晚上收工可以翻看录像查看财物。摄像头就在门口,小偷看了也有震慑作用,我们街好多人都装了这个看家。”
通过利用“微天网”弥补辖区“大、小天网”的盲区,实时查看辖区监控画面,一旦发现警情,警方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到达既定位置,更加精准地打击犯罪;在服务民生方面,借助监控寻人寻物的精度和速度得到了提升。太平派出所民警相继列举几个实例印证了“微天网”的威力。就在前几日,某购销站把采购回来的秧苗放在店门口,没有放进仓库,次日发现秧苗少了,该站店主马上翻看摄像头的记录,随后追回了秧苗。今年1月份,太平镇一家美容院遭到入室盗窃,盗贼没想到美容院已经安装了微天网,他一举一动都被天网拍了下来;通过视频,警方迅速侦破了该案。3月4日凌晨,某杂货店店主通过微天网发现一伙可疑的人在店外,遂将其中一名嫌疑人抓获送至公安机关;经过审讯,该嫌疑人承认了参与三件盗窃案的事实,目前已经被刑事拘留。
数据最能印证实战成效,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太平镇泰州北社区的两抢、盗窃等案件同比下降38.1%。
下一步,藤县公安机关将继续强化“微天网”覆盖力度,以泰州北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发动群众,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实战效能,让“雪亮工程”成为群众踊跃参与的“惠民网”,和不法分子望而却步的“高压网”,真正实现“布天网设卡口城乡雪亮,搜情报寻轨迹动静显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