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罗银妮 通讯员 邱兴安)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惠残政策,积极开展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让残疾人享受更多发展成果,享受更多基本公共服务。
根据《广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市残联积极配合市民政部门做好“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去年分别向9022名困难残疾人、10111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50元。同时,市残联积极协调落实重度和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代缴优惠政策、城镇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全额补助优惠政策等,继续对全市4151名农村非特困、低收入、低保户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农合按其个人实际缴纳金额的60%给予补助,并对760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对17名残疾人发放汽车驾驶培训补贴。
在开展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去年全市有186名残疾儿童获抢救康复,975名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1269名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结合美丽乡村“服务惠民”建设,全市推行每个村配备一名康复协调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登记、初步评估、转介和信息上报等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市残联还与市人社局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5场,促成15家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筹集35万元对全市200多名残疾人个体从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通过政府公开采购的招投标形式,市残联与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合作,购买服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培训残疾人400多人。
此外,市残联持续开展扶残助学资助项目,减轻贫困残疾学子求学经济负担,不断改善我市适龄残疾儿童及残疾人青少年受教育状况。去年,市残联筹资43万多元,资助400多名贫困残疾学生接受学前、义务、中高等教育,并会同电大梧州分校开办远程高等教育“阳光班”,新招录本科和专科残疾学生1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