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万立平 通讯员 邓表勇)每年4月至9月春夏两季为溺水事故高发期,记者从梧州市教育部门了解到,近段时间,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的发生。
学生溺水事故呈现四个特点
根据统计,2015年以来,梧州市共发生学生溺水事故21起,造成26人死亡。今年4月至今,梧州市教育局已收到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报告一起,死亡一人。
从梧州市历年发生的学生溺水事故来看,此类事故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从时间分布上看,学生溺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从空间分布上看,基本上都发生在校外,多发生在农村地区;从区域分布上看,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从学段分布上看,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这两个群体。
“从原因上分析,梧州市地理气候比较适合亲水玩耍,但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安全管理及监护不到位、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等,是学生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梧州市教育局安稳科负责人表示,此外,相关部门在重点水域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牌等,这些不足都有可能成为溺水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
防溺水教育做到家校全覆盖
记者从多个学校获悉,近期,梧州市中小学已经利用中队活动、大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学生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据梧州市教育局安稳科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做好中小学防溺水教育工作,今年春季学期,梧州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向每个家长印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加强家校联动,明确家长监管责任,对因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不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家长,采取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将有关要求告知家长,确保不漏一名学生。
各校还坚持开展防溺水“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未成年学生和不熟悉水性的教职工擅自下水施救”的“六不准”宣传教育,要求学生把“六不准”铭记在心。此外,各校还组织班主任及家长登录学校安全教育平台,观看防溺水教育视频、参与问卷调查和知识测试,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做到家校全覆盖。
此外,今年4月份,梧州市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项检查,对全市各校防洪准备工作和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5月10日至6月2日,梧州市教育局将继续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就2017年全区中小学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和防溺水教育宣传进行再检查、再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