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老年人托管市场的空缺,2015年9月,蒙山县的潘玉莲开办了如意老年人托管服务中心,如今,凭着优质服务,她已经成功开办第二家托管服务中心。
村里办起老人托管中心
1976年,潘玉莲出生在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来庙组,1996年7月,高中毕业后,她去广州市的一家电子厂打工,月工资超过1200元,比当时普通公务员六七百的月资还要高。节俭的潘玉莲逐渐积攒了一笔积蓄,1998年,她回到家乡在县城西市场开了一家饲料店销售饲料,2011年,经营状况面临瓶颈,她一度转行去做服装买卖生意。
而为何最后潘玉莲涉足了老人托管行业呢,这还要从她照顾母亲的一段亲身经历说起。
2013年,潘玉莲的父亲去世了,离开短短两年里,潘玉莲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由于早年患上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疾病,2015年,母亲只能长期卧床了,时间久了,身上长了褥疮,当年曾到县中医院留医治疗。
母亲住院期间,为了更科学地照顾母亲,潘玉莲自己跟着医生、护士学习如何护理老人生活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每天,她在医院里看到很多老人患病后,一举一动都需要人照顾,但是家里的年轻人一方面苦于要上班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又难以找到一处让家人满意的养老机构,最终落得两头吃力,老人得不到细致照顾,年轻人疲于奔波。
就在那个时候,潘玉莲萌发产生了要开办一家托管老人的服务中心的想法。“创办一家服务于老年人的托管机构,立足于蒙山,服务蒙山的老年人,既让老年人愉快地安度晚年,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让年轻的子女可以安心工作。”这是潘玉莲的初衷。
据统计,蒙山县百岁以上老人33人,90岁以上718人,80岁以上4792人,60岁以上34620人。目前,民政官方办的敬老院有新圩、文圩、汉豪、陈塘四所,入住老人10多人,分散的五保村也不太多。当地政府部门积极鼓励企业、私人利用旧学校、闲置房屋办养老服务场所,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让老人能安度晚年同时让其子女能安心工作。
2000年,潘玉莲和西河镇古排村细晚组的黄姓青年结婚后,夫妻感情很好,她的创业想法很快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也得到有关部门和古排村委的支持,把村委办幸福院多余的空置房子以每月500元的租金租给她。
2015年9月,如意老年人托管服务中心正式试业。
既是管理员又是服务员
万事起步难,虽然看准了市场的空缺和需求,然而,潘玉莲的托管事业并没有一炮打响。开始,由于宣传不到位,有需求的家庭将信将疑,犹豫不决。第一个月只有4位老人来到她的托管服务中心,3人每月收2000元、1人收1800元,费用包括吃、住的托管和服务。
为了护理好进托管服务中心的老人,潘玉莲除了向医生护士学习护理知识以外,还上网学习护理知识。在创办老人托管服务中心之初,为了了解并掌握运营的每个步骤和流程,潘玉莲亲自为托管中心里的老人洗澡、端屎端尿。在这一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了护理服务的不易与责任。
为了做出品牌做出口碑,潘玉莲既做管理员又做服务员,一日三餐,按老人的口味变着花样制作饭餐,帮老人换洗衣服,每天晚上老人睡觉时间进行3次查房,白天则陪老人打牌娱乐、看电视、聊天。
潘玉莲办的老年人托管服务中心的宗旨是有“五心”和“五不怕”,对老人要有孝心、热心、细心、耐心、专心,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不怕麻烦。和潘玉莲一样,创业初期,她的爱人也经常到托管服务中心帮助老人理发、剪指甲和其他体力活。
夫妻俩的举动,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有需求的老年人愿意去他们的托管服务中心养老了。目前,潘玉莲在古排村的老年人托管服务中心,除了她82岁的母亲以外,已有13位老人入住,有县城和蒙山镇、文圩镇、西河镇等地,最老的有87岁,最小的是一位20岁的智障哑巴女子。为了照顾好入住人员,中心配置了2位专职的服务人员。
面对脏活累活,潘玉莲和普通服务人员一样工作,她的行为得到了入住托管服务中心82岁的彭瑞金老人的点赞。87岁县烟草公司的退休职工卢大伯,2016年患中风后,入住托管服务中心,他认为在中心生活确实不错,服务人员对他照顾得很好,真正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来照顾。
工作上对入住老人关心有加,生活上,潘玉莲同样如此对待自己的家公家婆。
2015年8月,潘玉莲的家婆检查出患肺癌后期,医生判断一般人最多只能活半年。结果在潘玉莲和家人细心的护理照料下,家婆活了一年半的时间,医生和村上的人都说,这其中离不开潘玉莲的细心照料。
“五心”+“五不怕”赢得认可
要求到潘玉莲办的老年人托管服务中心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古排村的地方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了。于是潘玉莲与他人合作,在蒙山镇北楼村程村组过去办驾校的空闲房子开办起第二家如意老年人托管服务中心,目前已有7人入住托管服务。
潘玉莲介绍,送到托管服务中心的基本上都是患中风后遗症、患老年痴呆症或瘫痪的老人,这个群体的智力参差不齐,情况糟糕者就像幼儿园的小孩一样,这就决定了从事托管服务行业的人对老人要特别有细心和耐心,能够侍候入托者喂饭、洗衣、端屎倒尿、洗澡等系列工作。
蒙山镇回龙村粟杭组87岁阿婆何洪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桂林做生意,小儿子原在县糖厂工作,糖厂解散后靠打工生活,通过儿子的朋友介绍,她来到潘玉莲在蒙山镇北楼村程村组的如意老人托管服务中心。何洪英说:儿子、儿媳要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每月他们帮交2000元费用,她到这里吃得好、睡得香,白天大家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同时还可以到户外走走,吃饭时候有人煮好端到桌子上,衣服有人洗,对个别身体差的人还帮喂饭、洗澡。每天晚上,服务人员查房三次,一旦发现老人生病,会马上通知他们的家里人,及时送去医院治疗。
有一次,一位老人在晚上最后一次服务员查房后才大便,搞得床上和衣服都是屎尿,但是服务员不嫌脏臭,特别是对个别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务人员甚至如哄小孩一样耐心。正是有了这份“五心”和“五不怕”,提供贴心又周到的服务,潘玉莲的托管服务中心得到越来越多老人的称赞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