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我市立足于早、着眼于小,从严从细抓好干部约谈提醒工作,制定《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办法》,念好“测、谈、改”三字诀,通过日常探测、分类约谈、限时整改,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力促干部履职尽责、健康成长。
——测准干部履职情况。今年年初,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及“一报告两评议”、干部选拔任用及两个《条例》贯彻执行、干部人事档案、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调研、班子运行情况等五项工作的大检查,及时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数据信息,将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而亮“黄灯”的干部及时列入谈话提醒或函询对象,对干部不认真履职履责、工作推进慢、领导同事不认可、群众基础不好、干部群众评价不高的干部,按照问题轻重分类登记在册。目前,通过常态化多角度“探测”,共发现问题50多个,涉及干部110多人,已全部登记在册,列为约谈对象。
——谈透把准问题根源。针对干部五项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单位及干部细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个等次开展分类约谈,对一般等次的,由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人对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或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提醒;对较差等次的,向有关单位发出函询通知书,并由组织部分管领导分批约谈;问题较严重的,由组织部长亲自约谈。对专项巡视巡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相关人员开展谈话提、函询或诫勉,帮助他们正视问题,及时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谈话提醒1230多人次,其中开展任职前谈话450人次,五项工作分类约谈160多人次,结合巡视巡察等专项工作约谈50多人次。
——限时督查整改到位。针对约谈对象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向约谈对象发送《提醒函》、《函询通知书》或《诫勉告知书》,列出清单,明确约谈方向及需约谈对象书面回复的内容,在约谈过程中,指定专人记录并填写谈话有关登记表,要求约谈对象针对提醒、函询或诫勉内容作出书面回复,限时整改。针对无故不按期书面回复,两次函询后仍未说清楚问题或回复材料中发现存在其他问题的,市委组织部通过委托函询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督促,或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直接开展调查了解;针对诫勉谈话对象,诫勉六个月后,市委组织部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明显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截至目前,共发出《提醒函》、《函询通知书》20多份,督促问题整改落实80多件,帮助干部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230多个。 (吴祖轩) |